2008年3月30日

《The 11th Hour 第11小時》: (地球人的) 命運就像感冒

Leonardo DiCaprio監製及旁述(其實只得很少部分)的推動環保意識紀錄片《The 11th Hour 第11小時》, 雖大明星親到香港宣傳, 電影卻是靜悄悄得不到很大迴響。開畫週星期日晚6點場, 百老匯電影中心內連同我跟朋友, 觀眾只有20位左右......

主題說的是人類現正處於已有數億萬歲的地球時間中, 12小時裡的11時59分59秒, 若人類行為不作出改變, 不出20年地球將會產生很大及難以修補的變化, 如南北極的冰架正漸溶化, 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當然包括香港)首當其衝會沉於大海...... 這數年報章新聞經常提及, 不重復寫了。

談談紀錄片手法。《The 11th Hour》基本上邀請了多國的相關人仕講述温室效應、環境污染等issue。內容十分重要, 不過talk and talk and talk略覺沉悶, 雖然有大量生動的歷史footage作insert, 而Leo久不久出來間場做tag...... 有多少觀眾會願意花90分鐘及戲票費來觀看Discovery Channel或National Geographic已有類似相關的節目(亦較精彩);而一如我有進電影院看, 不靈活的手法令片中的信息有多少可以成功打進觀眾腦袋裡呢?

又返回信息。遠的美國風災歐洲每年熱死人不去說, 經歷了去年史上最熱年初一及今年40年來最長的寒流後, 這個嚴峻的你我他問題, 相信大家也不會否認。究竟我們怎樣做才能救救地球呢?

錯了, 《The 11th Hour》的尾聲有一位嘉賓說出, 地球就算怎樣被破壞被污染也好, 經千萬年時間的清淨後還是會回復美麗...... 沒有時間的, 只是人類。

地球, 我們唯一的家。不去救她, 也要救救自己。

所以我討厭政客只顧爭取乜要求乜反對乜打倒乜...... 卻對救助地球人同胞不聞不問。人有劣根性, 立法吧, 立了法便人人跟著做, 也只是習慣而已, 可以補救多少便多少吧。立法時必會遇上要維護人權保障自由之類的反對聲音, 但當地球已不適合人居住時, 無限自由無限人權也好, 對你我他也沒有用。

電影中多位相關人仕提及時間無多, 40年內要完全解決......前年Al Gore帶領的《Inconvenient Truth 絶望真相》已很深刻地好似、彷似、有如曾經點醒世人......

南極冰架, 15年內完全溶化......

香港, 20年後沒有冬天......

香港, 50年內沉於海底...... 聽得太多, 寧可信其有。

地球人的命運可能就像感冒。看似小事, 醫生也說普通科一件, 送了入急症室後才跟你說只餘下一小時的生命。

噢......不要生小朋友



《The 11th Hour》總評分
導演:21/30
主題: 19/20
到肉度: 14/20
真實感: 8/10
技術:7/10
音樂:8/10

總分:77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冇時間ge,只係人類 - 第11小時 The 11th Hour
王進角度: 《第11小時: 地球最後一刻》(The 11th Hour, 2007) - 以里安納度作噱頭, 引起了大家對環保的關注.

《The Man from London 倫敦來客》: 半世紀前的黑色片種復歸

電影節選匃牙利電影《The Man from London/A Londoni férfi/倫敦來客》完全是朋友的選擇, 既然有Tilda Swinton演出, 便即管去看看。

看上很像數十年前的殘片, 其實是2007年作品。

故事改編自一部法語偵探小說"L'Homme de Londres", 據說於2005年傳出電影版本宣傳開拍時, fans們之間也引來很大迴。

全片132分鐘只有29組鏡頭(TURE! 很多ONE SHOT, 部份鏡頭調度也頗震撼), 節奏及鏡頭移動的速度的"慢"有著催人入睡的魔力, 中途也好像十數位觀眾離場......其實我想說電影的戲味是越來越重, 匃牙利導演Béla Tarr用其處理one shot的功力, 黑白燈光的巧用, 法國小海灣的獨特地理環境, 日與夜同一情景的全然異樣氣氛......半世紀前在西方電影世界非常流行的Film Noir片種, 重現於21世紀的今天。

最難忘是首一幕的one shot, 在控制高台上觀看船上夾板二人的對話, 船上眾乘客下船上火車, 先前一人下船船, 又回夾板上, 船上另一人把公事包拋向對岸, 對岸另一人接著, 又回夾板, 又見火車, 火車開出..... 第二組one shot, 控制高台上有一工作人員.....對岸傳來爭吵聲, 一人墮海, 一人進了酒吧...第三組one shot, 男主角爬下控制高台, 去到對岸找回工事包...(三鏡頭合共長20多分鐘吧, 很有希治閣"後窗"feel...)


為何這兩組鏡頭這麼重要, 是因為往後27組one shot或多或少也與首兩組有關連, 需要不斷recall重組劇情。來自倫敦的人是死者, 男主角在得到來歷不明的巨額英磅, 偵探查案步步迫近, 又面對來自家庭的壓力......緊張以外還有無奈。

其貌不揚的Miroslav Krobot演工作低下家庭不如意的小凡人演得很不俗, 淡淡然沒有激情, 人生無常也是猜估不到的。

Tilda Swinton演男主角的妻子, 只有兩三場戲......

imdb上的資料說電影original lauguage是匈牙利語, 我的那場卻是法語對白的, 應是配音吧。



《The Man from London》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3/20
演員:13/20
美術:8/10
技術:8/10
音樂:9/10

總分:74

2008年3月29日

《Sukiyaki Western Django 日式牛仔一品鍋》: 巨星雲集の和風搞野西劇

自己不算日鬼才三池崇史的fans, 沒有看過他以往太多的作品。新作《Sukiyaki Western Django 日式牛仔一品鍋》在去年多倫多影展廣獲好評, 電影節上映便去看看, 結果喜出望外。

《Sukiyaki Western Django 日式牛仔一品鍋》據說是1966年非常叫座的意大利西部片《Django》(Sergio Corbucci導演)的重拍。故事發生地點在根畑(以日語發音, 跟內華達洲相似)這個小鎮, 日本地方西部風情, 兩大幫派平家及源氏為了爭黃金爭地盤又勢成水火, 神槍手路過又加入戰團, 賣藝舞女背後又有可歌可泣的天地動容故事, 還有一位原來是世外高人的嬸嬸......


演員全是日本人但又全說趣怪英語, 很搞嘢。日本當今影視界的巨星雲集, 主角三位演員也是在日本的響噹噹名字。伊藤英明飾演迅雷不及掩耳身手非凡的神槍手;佐藤浩市演自認為莎士比亞"Henry VI"的殘虐平家首領平清盛;伊勢谷友介演病態酷哥的平家頭家源義經。型爆三人組!

除了三位型男主角外, 一眾其他角色也描述突出, 演員爭奇鬥艷, 位位也能留下深刻印象。桃井薰演旁觀者的琉璃子, 原來卻是傳說中的世外高人, 最後對著殺子仇人的連環開槍, 很感人; 木村佳乃演默默地靜待報殺夫之仇的艷女-靜, 背後的紅白玫瑰浪漫愛情, 很感心; 小栗旬演琉璃子之子/靜之夫Akira, 劇份不多但悲劇性很濃。

香川照之演精神分裂的騎牆派保安官, 相當好笑; 曾經是美少年的安藤政信演源氏派的冷血凶狠之徒与一, 很嚇人; 堺雅人演平家派的忠心跟隨者平重盛, 最後還是做了人肉盾牌; 喜劇勝手石橋貴明演印弟安人弁慶, 最後變了東方不敗......

客串陳容還有Quentin Tarantino香取慎吾, 首幕的sukiyaki槍戰超爆笑!

電影完結, 結尾歌曲"DJANGO"還是由來北島三郎演唱...... 嘩, 好大面子啊!

總括來說, 三池崇史的映像風格跨張而有型, 相當悅目;美術指導及服裝東洋味濃西洋味重, 無國界的華麗繽紛;槍林彈雨的音響效果一流出眾, 觀影時完全覺得是一種享受。跨張手法及情節引來連場爆笑, 但流滿悲劇性的故事背後還是給人留下很餘音。

這部和風GRINDHOUSE MOVIE很不錯!



《Sukiyaki Western Django》總評分
導演:24/30
劇本:13/20
演員:14/20
美術:10/10
技術:9/10
音樂:9/10

總分:80


其他朋友的意見:
Noah: 日式牛仔一品鍋...
桀佬: 日式牛仔一品鍋----暫忘飢餓兩小時
4res: 《日式牛仔一品鍋》:有型惹笑的日式牛仔麻辣亂坎

2008年3月28日

他的第十八年電影節之18變與不變

朋友Eddie以18個題目寫下他18年來對電影節的變與不變的觀察及感想, 非常值得一讀。如票價及場地甚至介紹小冊的變遷, 資料詳盡而分折有趣…

數一數, 原來他今年買了32場的票子….甘拜下風!

01 我寫
02 票價
03 場地
04 日期
05 訂票
06 手冊
07 封面
08 資訊
09 戲橋
10 策略
11 外展
12 翻譯
13 李康生
14 楊德昌
15 趕場
16 座位
17 朋友
18 時間表


連結: 我的第十八年電影節之18變與不變

2008年3月27日

《Mongol 鐡木真》: 大漠逐鹿英雄傳

《Mongol 鐡木真》由德國、哈薩克、俄羅斯及蒙古四個國家合力製作的史詩式巨作。

故事由10歲的鐡木真選妻子當天父親被殺開說起, 多災多難仇家眾多, 家園被洗劫, 妻子誕下的首兩位兒女又不是親生的, 自己又被當作奴隸般買賣, 跟結拜「安答」扎木合又合久必分生死大戰.......電影說到統一蒙古各部族為止。當然, 中學的中國歷史科告訴了我們鐡木真→天可汗→成吉思汗→還有很長很長的故事......

電影中的鐡本真是賢君、忠夫、慈父集於一身, 不過劇本的真實性有多少其實並不打算考究, 只是印象中成吉思汗應該是殘忍一點的。

飾演曾經征服半國世界的一代大汗由日本Indie Film之寶---淺野忠信(剛看過他電影節的另一作品《母親》)飾演, 日本人扮演蒙古一代大汗又似模似樣, 很有信服力。


飾演好「安答」扎木合的是孫紅雷。不得了, 大漠梟雄霸氣迫人搶鏡非常...... 其實打從《我的父親母親》開始已很喜歡孫紅雷, 打後在《周漁的火車》、《七劍》、《鐡三角》中亦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加上《Mongol》, 不得了不得了.....

飾演鐡木真愛妻孛兒貼的Khulan Chuluun(右圖→), 資料不多亦不知國藉。我覺得她跟迪士尼的Pocahontas超級相似, 若迪士尼開拍"Enchanted Pocahontas", 不妨考慮考慮Khulan Chuluun.......

基本上整部電影的對白是蒙古語, 兩位男主角的諗對白水準怎樣無從得知, 只看神態是有足夠信服力的。

故事部份情節發生於西夏國。以往對西夏的印象是極度神秘(其實就是現在的寧夏, 根本沒有什麼), 往往好像只有在金庸小說才會出現。電影把西夏有城市有街道的重現(當然是佈景), 車水馬龍...終於解開我心裡之謎。不過, 奇怪是街上人人說是普通話...... 我不知當時西夏說什麼語言方語, 全片蒙古語來了西夏變了普通話, 感覺有點格格不入。

導演Sergei Bodrov是俄羅斯資深導演。我沒有看過他以住作品, 單以今作論成績, 不算經典史詩卻怕出草原沙漠風情之外, 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的迫力也幾可令人一度停止呼吸。

電影的畫面真的很美麗很美麗, 把草原上大漠上的天然美態, 遊牧民族的起居飲食等等也拍得弄得很細緻。美術、服裝、化粧及攝影這四個崗位的人兄很厲害。

Tuomas Kantelinen創作的音樂充滿民族色彩, end credits時又響起一首有點現代化的蒙古歌曲, 查明下原來是蒙古樂隊Altan Urag的作品。

如果喜歡看蒙古草原上強悍遊牧民族的逐鹿射鵰趕馬, 看《Mongol 鐡木真》應會看得很開心。



《Mongol》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2/20
演員:16/20
美術:10/10
技術:9/10
音樂:9/10

總分:79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鐵木真 Mongol
Wordy: HKIFF 2008 之 2:鐵木真

2008年3月26日

《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 男女男男男女女的沙漠小插曲

以色列原本是派出國際間得到好評的《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出戰奧斯卡2008最佳外語片, 但因對白有一半以上是英語而被定為不合資格, 改派了"朋友看得睡了77次"的《Beaufort 再見美麗堡》(觀後感連結)出賽並入選最後五強。

一連看了兩部以色列電影, 可能是自己有生之年第一及第二部看的以色列電影。

《再見美麗堡》的拍攝表達手法, 對我這位香港土著來說確是有點沉悶, 但電影故事說的以色列猶太士兵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黎巴嫩某處佔領地駐守並不斷受到看不見的敵軍空中導彈炮轟...... 我想以色列人看又會有另一番感受......

《The Band's Visit》是一部喜劇, 在以色列的最高榮譽大獎Awards of the Israeli Film Academy中贏得最佳電影/導演/劇本/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等8項大獎, 飾演樂隊領班的男主角Sasson Gabai亦贏得去年的歐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

一隊埃及阿歷山大警察樂隊, 應邀到以色列的阿拉伯文化中心作表演, 卻誤闖進了沙漠無人之境, 被迫被分為三批人在兩個家庭/一間店舖中留宿一宵...... 大家由陌生害羞, 兩個國家這麼近那麼遠, 溝通卻要用英語...... 但相處下來, 彼此發覺千瘡百孔的何止自己一個...... 人就是人, 不分種族還是會遇上"人"的問題。

踏Roller學求愛一幕超級爆笑, 但最俱餘韻的卻是埃及樂隊領隊、以色列小店的風騷老闆娘Dina及埃及情聖Haled三位男女男的夜半小插曲。人生短暫, 有些事太過被包伏綑著, 換來又是另一些無奈。這三位男女男演員, Sasson GabaiRonit ElkabetzSaleh Bakri便是贏了以色列電影大獎的那三位。

另外一段是散工丈年帶了三位樂隊叔叔回家, 剛巧那天卻是妻子的生日...... 一段已沒有感情的婚姻就借這個"機會"來了一個無言的攤牌....... 又有一個樂隊叔叔有一首無終的樂章......

人, 就是有很多故事, 不分宗教民族膚色......

劇本由導演Eran Kolirin親自編寫。主角雖是對立了數千年的阿拉伯世界埃及人跟猶太世界以色列人, 故事卻沒有戰爭沒有歷史包伏沒有民族及宗教的爭議, 說的是"人"的故事...... 帶點寂寞荒涼的故事。

若對兩個世界的宗教歷史有點認識, 可能還能感受到對白話面沒有觸碰到的那份無奈感慨。

最後出字幕時, 一邊阿拉伯文字, 一邊希伯萊文字...... 宗教不一樣, 相信的神卻是同一位...... 希望彼方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爭可以永遠和平解決。


P.S. 對白中提及以色列人昔日很喜歡埃及電影, 很喜歡Omar Sharif... 我想說演齊瓦哥醫生時的Omar Sharif確是超帥..... 今年76歲的他, 還活躍國際影視界, 剛為《10,000 B.C.》作了旁白......





《The Band's Visit》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5/20
演員:14/20
美術:7/10
技術:8/10
音樂:9/10



總分:76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警察樂隊來訪時 The Band's Visit
Agnes: 是影片平淡? 還是香港觀眾太遙遠?……談”警察樂隊來訪時”
Mad Dog: 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

2008年3月24日

《母親 Kabei-Our Mother》: 有點焦點對不準...

《母親 Kabei-Our Mother》電影節首場放映惹起了HKIFF員工(文化中心員工?)不尊重親臨現場的導演嘉賓, 不尊重觀眾, 不尊重電影的醜態事件(詳細請看下方其他朋友的意見連結)。

我不在現場, 但看其他朋友的轉述, 加上今天自己親身看過電影後, 覺得那確是值得超級憤怒...電影還沒有完結耶, CREDIT是正在捲出來, 但銀幕上的不是NG片段, 故事是仍在說的...唉......

今天看的那場, 可以安靜的看至字幕完全放映完畢, 還隔了數秒靜黑才開大燈。

《母親 Kabei-Our Mother》是日本殿堂級大師山田洋次繼"時代劇三部曲"後的新作。看過《黃昏清兵衛》('02)及《武士の一分》('06), 《隱劍鬼爪》('04)卻有碟未看。《男人之苦》當然沒有完全看過, 看過的有數部自己也很喜歡, 尤其是後藤久美子有份主演的其中一集《我的伯父》(好像是90或91年作品), 91年的《息子》及93年的《學校》也好看的。

最喜歡是77年的《幸福黃手絹(幸福の黄色いハンカチ)》, 重看又重看。剛出獄的高倉健回家遇上鬥氣寃家武田鉄矢桃井薰, 偶然情況下說出若家園外掛上了黃手絹, 即代表妻子多年來仍在等丈夫的歸來......雖已知結局, 每次看仍然是會跟主角們一起緊張一起感動......

相對以往作品, 《母親》是有點失色了。時代是上世紀40年代二次大戰期間的東京, 父親(TOUBEI)被日本軍政府認定為赤軍思想犯, 被囚禁於獄中。家中留下母親(KABEI)及長女初子(HATSU-BEI)及幼女照美(TERU-BEI), 幸得父親昔日的學生山崎及由廣島北上而來的嬸嬸相助, 艱苦日子亦可以苦中作樂。

電影以"母親"作戲名, 母親一角的主導性若集中一點感人效果應會較突出吧。但故事卻很鬆散, 除了為探父親而奔波外, 也是零星家庭中的小事為多, 母親堅負重任是偉大, 但電影卻不能讓我對她有深刻的感受。

故事亦提及父親死後, 她跟山崎之間的若有若無的關係...... 究竟劇本創作人腦裡想表達些什麼呢? 母親本可有第二春但山崎卻要上戰場而告終? 還是母親對父親的感情怎麼怎麼呢?

二次大戰時的日本, 其實不比她進攻的其他國家地區好多了, 壯丁全要上戰場, 老弱婦孺過的是不温不飽的日子, 兩顆原子彈擲下廣島及長崎前戰火已在全國多處漫延.......不過本片描寫得非常輕巧不到肉。想從日本人角度看二次大戰歷史的, 可以看動畫《螢火蟲之墓》、《硫磺島戰書》及手塚治虫漫畫「アドルフに告ぐ」等等......

資深影后吉永小百合演母親也好......不過不知是劇本、是演員、還是戲名等哪方面因素的無力, 《母親》中的母親, 對我來說只是千千萬萬別人家中的母親似的, 一點親切感也沒有。

其他演員還有浅野忠信及曾演出《武士の一分》的壇麗, 不過未算突出。

電影是不悶的, 只是我聚焦不到罷了。唯一有點愕然是, 臨近結局時母親躺在病床上, 幼女TERU-BEI安慰母親說, 她很快可以跟父親叔叔嬸嬸見面, 母親氣若如絲的耳邊細言, 本來表現很堅強的TERU-BEI痛哭轉述母親的一席話...... 我沒有在電影中對過這樣的對白編寫...... 也是《母親》能給我的唯一餘音。

(註: 鄰旁的女仕哭得像豬頭, 連結的朋友也讚的較多, 所以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其實很多人也覺得很好看...)



《母べえ Kabei-My Mother》總評分
導演:21/30
劇本:11/20
演員:13/20
美術:8/10
技術:7/10
音樂:8/10


總分:68


其他朋友的意見:
BLOck of George: 3月18日 HKIFF首場 看《母べえ》('08) (投訴HKIFF職員!)
藤井樹: 《母べえ》( 母親)~簡單便是美
Wordy: HKIFF 2008 之 1:母親
Alex: 演員出色, 導演失色《母親》

《意 The Home Song Stories》: 演員出色的移民哀歌

搜尋imdb的紀錄, 原來澳洲華語/英語片《意 The Home Song Stories》除了於去年金馬獎的獎項中, 陳沖贏得最佳女主角及導演兼編劇Tony Ayres在原著劇本一項勝出外, 亦横掃了去年澳洲的各項大獎項。

數一數, 最高榮譽的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14項提名(贏8項... 女主角/導演/劇本/音樂/美術/剪接等等, 但輸了最佳電影);澳洲IF Awards--9項提名(贏5項... 女主角/男主角-駱佳煒/導演/攝影/美術, 但輸了最佳電影);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9項提名(贏3項... 女主角/劇本/攝影, 也是輸了最佳電影)。(imdb獎項連結)

《意》說的是澳洲華人作家憶述母親帶著自己及姐姐在60年代由香港移民到澳洲的故事。母親玫瑰原藉上海, 到來香港是當紅歌手, 後帶著兒女嫁給澳洲白人, 又紅杏出牆跟一唐人男子搭上, 還屢次為情自殺...... 看在兒子女兒眼裡, 這個媽媽...或是這個家庭算什麼呢?那白人Uncle Bill及那唐人Uncle Joe, 是Uncle是爸爸是哥哥還是誰呢?

人生經歷風霜起跌, 陳沖飾演玫瑰一角十分出色。旗袍歌女的風情萬種、對著兒女的慈母之心、對著大隻猛男的情挑神韻、愛情失望時的萬念俱灰、對美麗女兒的心中妒火...... 跨張一點說, 可以感受到她身體每個部位也在施展渾身解數。此外, 普通話及英語演戲對陳沖來說應沒有難道, 但大量的廣東話對白? 不知是否她個人的第一次。


出色演員其實不只陳沖一位。飾演小兒子Tom的駱佳煒(Joel Lok/金馬獎男配角及新演員提名), 眼仔大大小英俊, 跟著母親東走西走, 看著母親跟這男那男吵吵鬧, 作為旁觀又從人球生涯中成長, 駱佳煒只用一個眼神一個神情已說出了很多很多純真的百感交雜。其中有三個場景是漫畫式武打場面, 把日間的可怕及不滿在夢境中發洩出來, 相當有趣。

飾演女兒May的Irene Chen發揮雖較少, 但某些場面, 如少女初成長滿懷心事, 跟母親大罵戰亦演得不錯。

樣貌有點社團feel的戚玉武 Yuwu Qi演Uncle Joe, 初看時有點不順眼, 但後來又發覺其實也頗有型, 難怪三母子也很喜歡他。

導演Tony Ayres是出生於澳門的澳藉華人, 在澳洲拍電影也有一定資歷(但我不認識他的前作), 《意》電影劇本就是說他及媽媽的故事。電影拍得很好很傳神, 亦揭示了一些移民、家庭、中國傳統下婦女的哀歌。

從故事尾聲作者獨白中聽得出來, 過了這麼多年, 他對母親還是帶著恨意...um...

不過片末Credits時導演展示的一系列兒時跟姐姐母親的照片, 在恨意的背後, 還是看得出愛與懷念的存在。



《意》總評分
導演:26/30
劇本:17/20
演員:18/20
美術:8/10
技術:8/10
音樂:8/10

總分:85


其他朋友的意見:
Stannum: The Home Song Stories - 忘不了你的錯
何天霸: 意 The Home Song Stories
4res: 《意》:陳沖出彩演技盡顯異地女人悲歌
BLOck of George: HKIFF 第十場 看《the home song stories》('07)
Mad Dog: The Home Song Stories 意
講古佬: 此中有真《意》
Ben: 縱使你如此坎坷,也「忘不了妳的錯」 - 意 The Home Song Stories

2008年3月23日

《Beaufort 再見美麗堡》: 朋友說他睡了77次

在大會堂看此電影節作品時, 影片放映至1/4便開始有觀眾離場, 直到故事明顯已差不多尾聲仍不斷有人離座而去, 大大話話也應不少於40人......

究竟《Beaufort 再見美麗堡》這部代表以色列的奧斯卡外語片入圍作問題有哪裡呢?

"Beaufort 美麗堡"是一處位於黎巴嫩境內被以色列佔據的高地荒廢城堡, 故事發生於2000年, 是真人真事改編。影片的首十分之九時間便是講述駐守美麗堡的一群士兵們如何過日子...... 只是駐守沒有進攻, 敵方有導彈從天而降便齊齊躲避, 士兵們互談一些個人事...... 其實有名有姓的士兵很多, 只是我一個也弄不清楚誰跟誰是誰......

平淡了接近整部電影後, 高潮來臨, 厡來是要徹退及炸掉美麗堡... 雖然場面也不是什麼緊張剌激, 總算明白導演兼編劇Joseph Cedar"苦心"舖排的用意......

可能以色列人或關心以色列跟阿拉伯國家關係的美國人觀看時別有一番感受吧, 我卻對此片主題的感覺真的不大, 對各士兵背後的情感也投入不了。

同行友人在散場時跟我說: 睡了77次終於等到電影完結了......

但我還是想讚一讚電影的隔空導彈音效, 非常環迴立體聲;還有防空地洞的美術指導(看海報), 及地洞裡的攝影燈光(看海報), 確是做得很不錯。

《Beaufort》總評分
導演:18/30
劇本:8/20
演員:11/20
美術:7/10
技術:8/10
音樂:6/10

總分:58


其他朋友的意見:
"分都費事俾"的BEN: 再見美麗堡 Beaufort
Tommyjonk: 電影節系列I:再見美麗堡(這位朋友讚賞之言較多, 可以讀讀他是怎樣看...)

2008年3月22日

《Horton Hears a Who 大象阿鈍救細界》: 寓意, 小朋友明白嗎?

《Dr. Seuss's Horton Hears a Who 大象阿鈍救細界》由20世紀霍士發行製作, 兩位導演之一Jimmy Hayward曾是Pixar美術部的大將, 另一位導演是Steve Martino

畫功還算不俗, 其中森林的花草水風尤是美麗, 但自不會是Pixar水準。

故事改編自Dr. Seuss的著作, 2000年由Jim Carrey的《How the Grinch Stole X'mas》亦是來自同一創作家, 所以人物造型亦是相同風格。

首先要說是片中人物角色造型相當可愛有趣。電影中基本分作兩個世界, Horton處於的森林全是各式動物, 有些的造型怪怪, 也說不出究竟是什麼類別;另一個Horton無意中發現在塵埃中的細界---Whoville, 人物扮相便跟Dr. Seuss其他著作中的極度風格相似。

除了3D立體外, 亦加插了兩種另類動畫風格。

第一段是Horton首次聽到風中怪聲, 怪聲中的想像人物便是紅白藍的平面漫畫, 就像Dr Suess的兒童圖書插畫般;第二段是Horton幻想自己救小紅花上的Whoville上山頂安全地, 突然風格變成日式比卡照的動漫連環圖, 相當過癮。

電影就像一個寓言。森林中有袋鼠太太作當家, "聽不見看不到感覺不到便即是不存在", 極力遊說森林中各動物, Horton口中塵埃中的細界是一派胡言, 還要暴力要毁滅Horton鼻上的小紅花;另一邊, 市長從天外之音Horton口中知道Whoville大難臨頭, 告知長老們卻被不相信, 還阻止市長對外公佈......

諷刺一些控制思想的主義吧。

表面上, 電影以簡單表達方法來說控制別人思想的壞處, 極權獨裁的恐佈..... 但看得深入一點, 為何會出現這情況, 又是主角們沒有好好讓當權者了解問題出處, 無證無據卻又引起社會恐慌..... 可以說, 問題是由誤會而引起。但頑固的當權者, 又怎會輕易相信一些會為社會引起恐慌失控的事。

很現實的故事, 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國家, 當權者還是希望人民只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事實"(能否成功控制又一回事)... 而人民令政府恐慌, 卻又是可能因為一些誤解。

成人也未必能完全看得通透, 小朋友看得明白看得懂嗎?

我看的是那場英語版, 小朋友們還是看得開懷歡笑, 有部份笑位只有小朋友才懂得笑...... 成年人, 看得懂嗎? 很明顯, 有些事真的小朋友比我更看得通透.... :D

英語原版的配音陣容, Jim Carrey配Horton, Stever Carell配市長, 還有在奧斯卡2008頒獎典禮為誰作Halle Berry誰Judi Dench差點大打出手的Seth RogenJohan Hill。也okay的。



《Dr. Suess's Horton Hears a Who》總評分
導演:22/30
劇本:14/20
演員:13/20
美術:9/10
技術:8/10
音樂:8/10


總分:74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好大人呀 - 大象阿鈍救細界 Horton Hears a Who (粵語版)
4res: 《大象阿鈍救細界》:可愛又哲學的世界觀
BLOck of George: 3月15日 看《Dr. Seuss' HORTON HEARS A WHO!》('08)

《The Counterfeiters 偽術大師》: 集中營的偽造天堂

二次大戰永遠是電影的好好題材, 尤其是講述歐洲大陸猶太人受納粹德軍迫害慘烈情況的電影不少也非常好看...... 如《Schindler's List》、《The Pianist》、 《Black Book》、 《Les miserables(1995法國版本)》、 《Life is Beautiful》......而從德軍角度講述盟軍攻打柏林節節敗退的, 如《Downfall 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也稱得上出色佳作。

代表奧地利出戰OSCAR 2008並凱旋而歸的《The Counterfeiters 偽術大師》, 主角Salomon Sorowitsch(Karl Markovics飾)是猶太人, 但當時他被捕的原因卻是因為地下式偽做銀紙護照, 起碼那一刻還未跟他的血緣身份扯上關係)...關進了集中營數年, 後期為接近破產邊緣的德軍製造假英磅及美元, 有價值自然受重視, 連同一眾"偽術大師"除得以保著性命, 還有跟其他被關進集中営的猶太人"天堂與地獄"差別的待遇....

電影是改編自Adolf Burger(電影中由August Diehl飾演)在集中營的回憶錄。他的立場跟主角Salomon Sorowitsch不同, 認為替德軍製造假鈔等同為替敵人提供資源援助...太太已在集中營死亡, 這個原則就是比自己生命還大......

導演Stefan Ruzowitzky親自改編原著成劇本, 因主要是講述"天堂"集中營及印鈔房裡的情況, 這跟以往看集中營電影的相對有新鮮感, 要到結尾德軍敗退時, 營房圍牆倒下, 地獄及天堂情況才得以有明顯對比。

節奏不快不慢, 戲本細節也頗豐富, Sorowitsch及Burger的心身衝突及當中數位"偽術大師"小角色也在有立體的描寫, 敵方德軍集中營的阿頭Herzog(Devid Striesow憑此角色獲得去年德國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 亦有帶出他背後的小家庭, 為劇情結局發展好好舖了路。

電影開首是1960年Sorowitsch帶著巨額現金到蒙地卡羅, 買了新衣裳換去傳統猶太人裝束......跳回1939-1945年的集中營回憶...... 1960年賭場上運氣太好輸不去手上巨額現金(應是偽鈔吧...)便亂買一通....... 但跟一夜情的女性又說沒有錢時可以再弄些出來.....

那他是在後悔當年幫助德軍, 所以把手上現金亂買讓全輸掉? 那他那句沒有錢可以再弄出來, 又是否是代表和平15年來, 他還是以"偽術大師"身份為生呢? 那開首他又為何要換去猶太人的衣裝呢?

電影是好看, 但一首一尾出現數個問號。



《The Counterfeiters》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4/20
演員:14/20
美術:8/10
技術:8/10
音樂:8/10

總分:75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偽術大師 The Counterfeiters

2008年3月21日

《Sicko 美國清一Sick檔案》: 美國的人權也很有問題...

Michael Moore以往拍的紀錄片, 如《Bowling for Columbine 美國痴GUN檔案》及《Fahrenheit 9/11 華氏9/11》, 也許部份人會覺得電影好看但跟自己沒什關連...

而新作《Sicko 美國清一Sick檔案》雖以美國作背景, 講述洋洋民主自由大國所立定的醫療制度怎樣苦害沒有或已擁有醫療保險的國民, 但醫療保險在香港日益受關注重視, 加上正值近日隔天便看見議員們高官們市民們, 為醫者自付醫療融資計畫各大聲陣述 對自己最有利的 意見的多事之秋, 看此片的感受更深。

題材是正經重要, 一擊即中問題點, 當然諷刺、暗嘲、明罵也是指定動作, 加上他個人主觀的角度, 看Michael Moore作品時實在不需擔心娛樂性。

內容範圍很廣, 部份可能是Michael Moore非常主觀的個人觀點, 也許有部份是他為了娛樂性而跟事實略為修飾, 但基本上大部份值得深思, 要記下來。

01)美國的醫療費用極度昂貴, 工業意外斷了兩根手指, 中指的接駁費用US$60,000, 無名指US$15,000, 沒有購買保險者自行付費, 不夠金錢便自行決定接駁那一根指頭吧...

02)買了保險的也好不了多少, 每個手術要經保險公司批準, 保險公司有權認為你不需要做這個手術, 那個手術在試驗階段不接受申請, 結果為此喪命的人也不計其數...

03)各大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的商商勾結, 怎樣為己益而不顧病人的死活, 利用各種藉口來不給多保障及醫治... 批核要員批出的醫療費用越少職位越高花紅越多, 多位証人作供...明明有病也說你沒病...

04)90年代初期, 希拉里曾在美國國會推鎖全民醫療保障計劃, 即是不論窮貴有沒有買保險, 所有美國人在有需要時也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但遭各大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遊說全民醫療計畫等於實行社會主義醫療, 只會令國家變成共產國家...... 因而得不到支持失敗告吹(她今年的選舉政網中把這一項捲土重來)...

05)醫療組織及保險公司業界向美國總統及國會議員提供的政治献金由US$數萬至接近100萬......布殊成收取献金王...... 希拉里因曾大力推行對醫療組織及保險公司不利的全民醫療方案, 亦成為收取献金之后...

06)加拿大國民原來全民醫療費用全免, 有美國人過境假扮加拿大人求診... 當然是犯法的......

07)英國國民醫療費用全免, 生仔留院費用全免, 葯物費用不論價錢分量一律GBP6.65, 低收入人仕去醫院求診政府會發還所需交通費用, 醫生若能令病人高血壓下降、成功戒煙等等便有花紅...

08)法國人醫療費用全由政府負擔, 還有免費電召醫生上門診療服務、1歐羅日間托兒服務、大病有薪假期、女性懷孕一年假期, 還有很多很多......

09)在911事件中義務作出救援而因此得到慢性疾病的人, 美國政府說因他們不是被政府僱用, 若沒有證明曾為事件付出超過幾多幾多小時便拒絕提供治療援助...

10)沒有醫療保險亦沒有金錢支付醫葯費的美國人, 部份遭到醫院強行棄於街頭...

11)在反恐戰爭中, 美國捕捉了大量中東裔"恐佈份子", 把他們囚禁在美國南部的某個海灣, 他們所得到免費醫療是全美國最好的, Michael Moore帶同一群得不到適當醫治的美國人到來求診... 當然是吃閉門羹...

12)古巴是美國政府的眼中釘, 經常被美國形容為極權統治下人民沒有自由的國家......Michael Moore跟吃閉門羹的一群病人順道入境求醫, 像酒店的醫院裡醫護人員免費給他們治理...

13)在美國賣的氣管道葯物為US$120, 在古巴的售價是美金5仙... 病人有感而發哭著說一家的救濟金每月只有$1,000, 但每用至少買1至2支氣管道葯物...

14)古巴消防員聽說911事件的義務英雄到訪, 力邀他們到消防局, 一一作出致敬... 在家鄉得不到的尊重, 在眼中釘國家得到英雄的款待...

15)Anti-Michael Moore網站的網主, 因妻子患病沒錢醫治, 被迫把網站停止運作...





電影看得人情緒高脹, 字幕完畢後我心裡想了3點身近事出來:

1)希拉里當選總統的話, 美國的醫療制度會大機會有所改善, 報章上說不少就算不支持她的美國人, 也支持她的方案, 覺得她會是最有能力解決美國醫療問題的人;

2)其實香港的現行醫療制度不及很多國家, 但也比美國好10倍... 將來人口老化問題勢必日益嚴重, 政府為未來而需要改變策略自有他的原因;

3)阿邊個邊個... 為香港的醫療融資計畫而多費唇舌前, 不妨看看美國人怎樣清一Sick吧, 可能見解會有見地一點, 尋找到一個眾人皆贏的方案也說不定......



《Sicko》總評分
導演:28/30
主題:19/20
到肉度:20/20
真實感:8/10
技術:9/10
音樂:9/10

總分:92


其他朋友的意見:
電影國度: Sicko
deweyfinntowrite: 影評:Sicko。切膚之痛
4res: 《美國清一Sick檔案》:煽情娛樂揭美國醫療福利的荒謬
Ben: 實在令人O咀 - 美國清一Sick檔案 SiCKO

相關文章:
DK Leisure: 需要關心的醫療制度

2008年3月20日

《Into the Wild 浪蕩天涯》: 真人真事真歷險

今年電影節第一部欣賞的作品是Sean Penn執導新作《Into the Wild 浪蕩天涯》

去年10月曾寫過一篇:「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文章(連結), 說兩部跟人尋求真理夢想大自然的電影。一部是《練習曲 Island Etude》(觀後感), 另一部便是《Into the Wild》

兩電影有著相似的主題, 故事骨幹卻是不同, 主角的決擇出發點及境遇結末更是完全迴異。

《練習曲》的明相去探望阿公阿嫲亦順道趁著年青時幹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在過程中認識不少朋友, 把這個世界看得更通透;《Into the Wild》的Chris成長於富裕家庭, 對經常鬧離婚的父母不滿, 對社會(Society)帶著憤嫉, 在萬無目的離家出走的同時認識不少朋友, 學習自力更生之餘, 其實途上的朋友們多番向Chris提及他父母應很擔心, 但Chris的性格及固執令他旅途上就是出現了倦意也"臨危立馬"堅持自己往南走又往北走的人生方向......

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1990年離家出走改名換姓棄車燒錢, 在迷失自我中尋找真我......至1992年8月被發現伏屍荒野.......雖說結局無奈,也情非自願, 但路是他自己選擇走的......

《Into the Wild》電影故事改編自Jon Krakaue所寫的書「阿拉斯卡之死 Into the Wild」, 內容是作者對走訪死者親人及旅途上朋友, 綜合出少年失踪與死亡事件的調查, 亦帶出了曠野對美國人的吸引力、高危險活動對年輕人的誘惑、父子之間的沈重的關係等的思考題目。


Sean Penn改編成電影後對數個人生課題保留了很大的思考空間給觀眾, 利用死者妹妹的隨著時日而飛的心情作旁白, 開首已說Chris找到Magical Bus(伏屍地點)正式walk into the wild開始, 又倒敍大學剛畢業後為何要離家出走的心態, 由萬無目的向無人之境走走游游, 到目的地決定, 分開為五個章節梅花間竹的說故事。

電影其實是有點過長, 實在沒有需要2個半小時, 可以緊湊一點, 但整體仍是流暢而豐富, 攝影、剪接及音響也各有特色及出色的地方。Sean Penn在某幾場表達主角心態轉變的場面用了創新的異常手法別俱效果, Chris最期的一幕在密陽下躺著的預備也有相當的震撼感覺。


電影之寶物還是一群演員們。Emile Hirsch演善良反叛憤世青年, 由運動小子變成瘦骨野人, 外型上的急轉變令人印象深刻, 跟眾多途上朋友的對手戲也演得自然。

其他一眾出色的演員包括, 兩位奧斯卡得主William HurtMarcia Gay Harden飾演對克意逃避他的的Chris由怒轉痛的父母;Catherine KeenerBrian H. Dierker演有情有義的四處遊走流浪吉卜賽夫婦;Vince Vaughn演亦主亦師亦友的Wayne (形象大變, 差點認不出多);Kristen Stewart演少女情懷初開, 跟Chris有段霧水之緣的Tracy;還有得到奧斯卡提名、70多歲的Hal Holbrook, 在最後一章出現, 跟Chris相互交換智慧, 一顆寂寞的心想繼後有人......有點無奈。


配樂幾乎全由Eddie Vedder的歌曲包辦, 原鄉情濃, 跟電影情懷很配合。個人最喜歡是片尾字幕時的"Guaranteed"。

電影其實在去年美國Awards Season中也受多番注目, 在港應也有一定捧場客, 但電影節放映時的字幕是在銀幕以外, 不知是否不會正式上映。

《Into the Wild》總評分
導演:25/30
劇本:14/20
演員:15/20
美術:8/10
技術:9/10
音樂:9/10

總分:80


相關閱讀:
DK Leisure: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DK Movie: 《練習曲 Island Etude》: 美麗在唱歌的環島遊記

其他網友的意見:
鯨魚@Final Home: 「Into The Wild」
BEN: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遊蕩 - 浪蕩天涯 Into the Wild

2008年3月19日

下世紀再嬉戲...... The Talented Mr. Minghella


懷念Anthony Minghella, 又怎可不重温1999年的《心計 The Talented Mr. Ripley》




電影宣傳劇照當年首次發表時, Matt Damon剛憑兩大賣座猛片《Good Will Hunting》及《Saving Private Ryan》極速上位;

Gwyneth Paltrow憑《Sliding Doors》及《A Perfect Murder》成火熱新星, 更是《Shakespeare in Love》的剛出爐影后;

Cate Blanchett在《Elizabeth》演技魅力爆發, 失落奧斯卡仍環球驚艷;

Jude Law在已是四位主角中當年最弱的cast, 他備受注目的前料只有《Gattaca》的未來世界拐腳精英......

其實演員陣容還有在大量影評人大讚賞電影如《Happiness》等大演小角色的Philip Seymor Hoffman…..




當年自己在日記上形容此演員陣容為The Most Beautiful Casting EVER。今天再想, 我仍是會以這句說話來形容她。

漂亮的演員, 奇情的故事, 攝人的音樂...... 世紀末Classic……










2008年3月18日

Anthony Minghella (1954-2008)



Truly Madly Deeply (1990)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Cold Mountain (2003)

Breaking and Entering (2006)

The No. 1 Ladies Detective Agency (2008)




《練習曲 Island Etude》: 美麗在唱歌的環島遊記

因為代替《色‧戒》參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所以認識了《練習曲》

看過宣傳片, 加上那句殺死人的「有些事現在不做, 就一輩子也不會做了」, 已注定在毫無意外的情況下會很喜愛此電影。

從高雄出發, 經過台東、花蓮、基隆、彰化......患耳障的東明相坐上腳踏車, 揹著大背包大結他, 七天六夜逆風而行把美麗島嶼環了一圈, 偶然遇上了13個人生段落。

從那裡出發, 便回歸那裡。在回憶中又再出發, 太平洋的風吹著吹著, 人生是可以這樣美麗......

導演陳懷恩攝影師及美術指導出身, 寶島沿岸的任何一景一物也是美麗得很, 故事跟著「有些事現在不做, 就一輩子也不會做了」的東明相踏著走走, 帶出人生各階段的美麗。有些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就是沒有語言的阻隔。


• 拍攝MV的魔幻劇組
遇上攝製隊, 遇然把揹著大背包的明相攝進鏡頭, 為無厘頭的攝製添上色彩, 為環島之旅添加實在回憶... 雨上仗義相助及回憶片段也叫人心動...

• 台11線的單車騎士
遇上了公路單車騎士, 原因不明的要送電話到他家, 得到一餐一宿外, 亦看得到單親家庭的兩母子相處冷漠與失落...

• 立陶宛女孩的海邊偶遇
本是宜蘭花蓮兩路的國藉不同語言不通一男一女, 男家鄉四處是山, 女家鄉卻一座山也沒有。一個異國人跟一位耳朵聽不到的人用筆墨字圖寫出內心世界... 很喜愛的一段...

• 莎韻之鐘的傳說遐想
一個鐘說出"莎韻之鐘"的傳說歷史, 原住民婆婆們唱出日本老歌"莎韻之鐘"...... 原來"每當變幻時"存在於任何國度... 意外的感動...

• 北火電廠的歷史軼聞
一群年青人圍著你一言我一語大發已見所聞, 麵檔頭家一句外地人總是瞎扯... 當頭棒喝......

• 平浪橋頭的天地一沙鷗
在八斗子, 明相救了一幅圖畫, 認識了一家四口...... 爸爸的回憶總是美好的小朋友在經過美酒眼中所看到的又是一個有趣的世界...... 老夫老妻的打情罵俏看得很窩心...

• 國小老師的畢業紀念
提早退休的國小老師, 為學生也為自己希望作個留念......「有些事現在不做, 就一輩子也不會做了」, 對任何人來說也是很有意義..... 楊麗音飾演老師很有味道....

• 塭寮堤岸的噴畫少年
結他斷了弦又如何, 還是可以繼續唱下去...... 少年, 有時候是可以狂妄一下的......

• 垃圾廠外吃便當
半天抗議半天旅行, 便當齊齊享...... 吳念真客串的導遊一絶....

• 阿公家的童年往事
明相回到阿公阿嫲老家, 小時候的一幅一幅照片, 來自家中的温暖, 心裡看得熱淚盈眶......

• 媽祖遶境的祈福信徒
寶島風情畫...... 阿公跪地求神明保祐一幕令明相忍不住一陣鼻酸流下淚兒... 那心情是明白的...

• 西濱公路的漂流國土
一上一落的兩位環島單車手, 相助幫忙...... 中年單車手憶起昔日在我們的世界也曾經過的一位車友, 教人惋惜......

• 太麻里的素人雕塑家
從回憶中又再出發....... 外省老兵跟原住民落地生根, 業餘的小作品卻極俱藝術價值, 有的紀念某個人, 有的紀念父母, 有的隨心而作...... 喜歡的事便做吧....

• 太平洋的風樂聲澎湃
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風", 島嶼與海岸, 美麗在唱歌...... 為明相打氣, 亦叫我們加油!



眾人一一揮手道別, 小故事卻是永遠留在心中.....

可能我們每天在城市裡見到的會更多, 只是我們沒有空亦沒有心, 故事擦身而過, 夢想也是......

不過, "練習曲"是可以奏完一遍, 重新再奏的, 就像《練習曲》一樣。



《練習曲》總評分
導演:28/30
劇本:18/20
演員:18/20
美術:8/10
技術:10/10
音樂:10/10

總分:92

《Charlie Wilson's War 韋氏風雲》: 各方面也平平的政治喜劇

雲集Tom HanksJulia RobertsPhilip Seymor HoffmanAmy Adams等響噹噹大名字, 亦有Emily BluntNed Betty客串, Mike Nichols新作《Charlie Wilson's War 韋氏風雲》看似是一部令人難以抗拒入場看的政治喜劇, 可惜在美國票房慘遭滑鐵盧......

故事講述80年代暗地裡出力在美國請求撥款, 購軍備讓阿富汗人民抵抗前蘇聯的入侵的"大英雄"國會議員Charlie Wilson在過程中的所得到支持及阻力。情節是很豐富, 部份場面對白也抵死惹笑, 但亦可能由於喜劇處理關係, 基本上是左右上下點到即止, 劇本寫得很白很出, 沒有讓人反思深想的餘地。那首尾呼應的上台領獎更是老套中的老套。

Mike Nichols可能也老了, 故事平舖直述, 導演手法也毫無新意可言。Tom Hanks演觀眾看得已得飽的Tom Hanks, Julia Roberts演不是觀眾一貫喜愛的Julia Roberts, Philip Seymour Hoffman演一個對他來說易如反掌的角色, Amy Adams沒有唱歌不再公主卻又跟出跟入什麼也不是......

踩了那麼多腳, 也要說句公道話。

其實電影一點也不悶, 而且部分場面也能令人捧腹狂笑, 同時亦可以上一課近代歷史。加上就算一眾演員的演出不算太精彩, 說差也談不上, 還是要去捧他們的場。

《Charlie Wilson's War》總評分
導演:19/30
劇本:12/20
演員:12/20
美術:7/10
技術:7/10
音樂:7/10

總分:64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快快樂樂學政治 - 韋氏風雲 Charlie Wilson's War

2008年3月17日

《The Orphanage 凶宅兒魂》: 驚嚇電影的高水準示範

《The Orphanage 凶宅兒魂》在香港宣傳海報搞得有點像C級恐佈片, 其實電影得到去年西班牙最高榮譽的GOYA電影大獎14項提名(7項勝出, 多數是技術及美術獎項), 在Barcelona Film Awards亦得到9項提名(7項勝出, 包括電影、女主角及多個技術美術獎項), 亦獲得西班牙官方派出參戰OSCAR 2008最佳外語片, 是高水準的驚嚇片之作。

自己一向不是恐佈片的粉絲, 但若作品劇本等是上佳又會作別論。彭氏兄弟的《見鬼》/《見鬼2》、陳可辛的《三更之回家》及西班牙藉的Alejandro Amenábar導演/Nicole Kidman主演的《The Others 不速之嚇》在驚嚇懸疑效果上乘之餘, 故事到最後亦令人心有餘韻及難過, 而其中佼佼者是1999年香港上映中田秀夫改編同名賣座小說的《Ring 午夜凶鈴》。

首次欣賞《午夜凶鈴》是在東京留學時獨個兒坐在房間看電視上的播放...... 當時住的正是片中那種日本和式舊木製屋, 房裡同樣是掛了一面像片中那款的掛鏡, 看播放的同時自己又用錄影帶錄了下來...... 結果, 嚇得整晚不敢上廁所, 一星期洗澡時也是疑神疑鬼, 還有房中那盒錄影帶...... 直到今天想起貞子爬出來的一幕仍會大打冷顫, 而女主角為救兒子而跟父親的一段電話內容, 仍是教人感到無奈非常!


《The Orphanage》跟《午夜凶鈴》故事當然不同, 但同樣是在鬼故事令人看得心驚的表層之下, 劇本在細節上的舖排亦有創意, 氣份營造高於驚嚇畫面。而結局的真相, 同是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Laura跟丈夫Carlos及受HIV感染的領養兒子Simon入住她小時候曾暫居的孤兒院, Simon的隱形朋友越來越多, 還有極神秘的Thomas......一連串怪事後兒子突然失踪, Laura要大玩兒時遊戲才能一步一步尋回兒子......

驚嚇場面不少, 如被困浴室、鬼上床、街上再遇孤兒院舊公友、靈媒跟孤兒們的對話、還有1‧2‧3‧紅綠燈及Thomas小屋裡的發生事......

這是導演Juan Antonio Bayona的第一部作品, 氣氛層次營造很好, 不知又跟《Pan's Labyrinth》鬼才導演Guillermo del Toro作監製有沒有關係?


演員們相當不俗, 飾演Laura的Belén Rueda把媽媽的掛念及痛心、以及恐佈情緒等也演得好;演失踪兒子的Roger Príncep贏得多項新演員獎, 及客串靈媒Aurora的Geraldine Chaplin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不得不提孤兒院的美術指計及貫穿整部電影的神秘音響效果, 對觸目驚心起了功不可抺的功勞。



我仍然為那真相心感無奈難過.....



《The Orphanage》總評分
導演:24/30
劇本:16/20
演員:15/20
美術:10/10
技術:8/10
音樂:9/10

總分:82


其他朋友的意見:
4res: 《凶宅兒魂》:毛骨悚然以外的動人與哀愁
何天霸: 靈異孤兒院 The Orphanage:想嚇死人是吧!
香港影庫: 「奪命思潮」 (22): 《凶宅兒魂》 (El Orfanato, 2007) - 秘密守不了, 人性亦難測.

2008年3月16日

《Cassandra's Dream 迷失愛與罪》: 為夢想, 你會背著良心走到哪一步?

Woody Allen, 倫敦為拍攝基地的第三作。又是以殺人事件來說出故事的表達重心。

《Match Point 迷失決勝分》說的是運氣, 向前走或向後往, 便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女主角死亡男主角恐懼中亦幸福, 是悲劇亦是大團圓結局;《Scoop 遇上塔羅牌殺手》說的是冥冥中有主宰, 向著秘密方向前往, 既是危險亦能尋找出正義, 女主角死裡逃生男主角得到報應, 是喜劇兼大團圓結局。

到了今作《Cassandra's Dream 迷失愛與罪》, 說的是順景逆景的命運、人生存為更美好的理想, 為了達成理想身邊又會有很多機會及引誘...... 人, 就是違背良心, 究竟會走到底線的哪一步呢?

Ewan McGregorColin Farrell分別飾演兩兄弟Ian及Terry。一個聰明有宏大理想, 一個好賭但心地善良。

故事開首說兩兄弟遇上小遊艇"Cassandra's Dream", 各施其法籌夠金錢買下了這個小夢想, 贏得美人心逍遙快活。但好景不常, Terry手風不順且欠下佢債, Ian又要設法儲夠足夠金錢作投資, 把美人留住.......剛好有錢舅父Howard(Tom Wilkinson)從中國返回倫敦, 厚著面皮前往借錢, 卻同時被反要求, 去殺一個人滅口......


Ian為理想不惜一切, Terry卻處處受良心責備心大心細。兩兄弟的內心角力成了電影主題......... 最後亦在兩兄弟的共同小夢想"Cassandra's Dream"上解決了一切的紛爭。兩位男主角受自身性格所累而發展而成改變自己一生的決擇...... 結局沒有大團圓, 帶給心中一個遺憾。

兩大型男Ewan McGregorColin Farrell外型上雖也是老了少許, 始料不及的是在Woody Allen的指導下又產生了好兄弟的化學作用。Ewan McGregor保持著他的最佳狀態, Colin Farrell則可能展現了他從影以來的最優秀最有深度演出。


若把活地亞倫的作品一字排開, 《Cassandra's Dream》在劇本創意度及對白到肉度也不算一級的作品。電影的場口處理手法依然是Woody Allen的獨傳自家式的, 懸疑的劇情不算十分緊湊, 卻能輕輕的帶出了"在不順景時, 為夢想, 你會願意違背著良心,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嗎?" 的主題。

活地亞倫始終是活地亞倫。


《Cassandra's Dream》總評分
導演:22/30
劇本:13/20
演員:14/20
美術:7/10
技術:7/10
音樂:9/10


總分:72


其他朋友的觀後感:
Ben: 繼續講運氣 - 迷失愛與罪 Cassandra's Dream

2008年3月15日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 墮胎日記》: 為好友, 你肯走至哪一步?

羅馬尼亞電影《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4月3周2日- 墮胎日記》去年贏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電影, 亦橫掃了多項美國的的影評人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卻在大熱情況下原因不明的落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故事發生在1987年共產鐡幕倒下前的羅馬尼亞, 一名大學女生Gabriela懷孕並打算墮胎, 室友Otilia仗義幫忙的一天經歷。

一句OK一句多謝, 朋友間無悔無怨的承諾便定了下來。

4月3周2日, 是那胎內未成形嬰孩的壽命時間。

故事重點置於室友Otilia(Anamaria Marinca)在謊話下在兩難下如何為朋友付出。Cristian Mungiu自編自導, 利用鐡幕政權下作背景, 以實況手法來為一段墮胎奇遇添上很豐富很入肉的細節, 以多個靜止長鏡頭來拍攝出Otilia在迷惑中在困擾中在秘密中在兩難中的內心變化, 偏灰充斥著氣壓的畫面, 加上電影亦特意在沒有配上音樂, 整體流露出非凡實感, 多個場面也能達到讓人有易地反思的效果。

其中Otilia及Gabriela跟黑市墮胎師Bebe(Vlad Ivanov)在酒店房間的一段對話內容寫得最叫人難忘......



......劇情來了一個大逆轉。

一句承諾後為好友四出奔波, 跟男朋友的關係接近崩潰邊緣, 一天之中要遇上被拒被騙被誤解被暗言冷笑, 一個又一個痛苦的決定及行動...... 飾演室友Otilia的Anamaria Marinca在不愠不火的毫無他路又義無反悔但亦心中重創, 演得十分十分出色。她在男友家中, 跟男友夾於男友父母及三伯六叔四嬸七姑中的無奈、不安、厭惡、心中的另有牽掛。

飾演事主的Gabriela, Laura Vasiliu戲份相對較少, 內心發揮也不及Otilia角色的多, 卻也很能表現出那慌張及不安。

而黑市墮胎師Bebe出場不多, 只是Vlad Ivanov冷酷的外表及演繹, 非常配合那時代那場面那背景那些人物, 沒有道中亦有道, 難忘的人物。



最後一幕, 婚宴背後, 兩女生的無言、枱上的食物、Gabriela手上的餐譜、Otilia望著鏡頭的眼神...... 感受良多。

惹你是Otilia, 願意陪著Gabriela走至哪一步呢?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總評分
導演:26/30
劇本:18/20
演員:16/20
美術:7/10
技術:8/10
音樂:7/10

總分:82


其他朋友的觀後感:
Arohamibo: 4 MONTH 3 WEEKS 2 DAYS-4月3周2日-墮胎日記
Kyle: 十分真實的-墮胎日記(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Ben: 為人為到底 - 4月3周2日 - 墮胎日記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

older posts......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