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Johnny Dep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Johnny Depp」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7月25日

Tim Burton《Alice in Wonderland》角色海報系列



除新起之秀Mia Wasikowska飾演主角Alice Kingsley外, Johnny Depp演The Mad Hatter, Helena Bonham Carter演The Red Queen, Alan Rickman演Caterpillar, Anne Hathaway演The White Queen, Michael Sheen演White Rabbit, Stephen Fry演The Cheshire Cat, Timothy Spall演 Bloodhound, Christopher Lee演Jabberwock......

卡士陣容強大媲美《哈利波特》..........






《Public Enemies 大犯罪家》: 令人投入不了, 幸而還有男女主角

2002年Sam Mendes導演的《Road to Perdition》, 2003年Gary Ross執導兼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的《Seabiscuit》, 2009年Michael Mann在《Miami Vice》滑鐵盧後的新作《Public Enemies 大犯罪家》。三部作品, 基本有以下三個共通點:

1) 背景也是美國的民初大蕭條時代;
2) 在該年度暑假上映並獲得不俗票房的民初Drama;
3) 對我個人來說, 在沒有期望下進場, 散場時依然感到失望。

不知其他觀眾反應如何。140分鐘片長, 我坐得不耐煩時眼見周遭的觀眾也像是周身痕坐不定, 左邊的外國人觀眾上了廁所4次, 右邊的友人拿著電話在半小時內回覆sms數次, 前座4位年青男子由坐得畢直欣賞變得前傾托頭或睡著了覺, 後座情侶由寧靜觀看演化成二人細聲說電影以外的事........

Michael Mann指導下, 《Public Enemies》的製作是細心非常的。一絲不苟的美術指導及服裝設計。雖然沒有太大突出突破, 總讓人看見其用心。

故事由John Dillinger逃獄兼劫獄說起, 這幕Opening是電影最精彩場面之一。至於精彩在哪兒, 我也沒能說出來。

說說John Dillinger遇上紅顏知己Billie Frechette, 說說John Dillinger跟一眾兄弟打劫銀行, 說說FBI的Melvin Purvis對John Dillinger及其黨友的束手無策, 又說說John Dillinger被補後又逃獄......

打劫銀行的場面, 每一次出現也只讓我想起去年的《蝙蝠俠-黑夜之神》......

另外覺得拍得好的兩場也是沒有動作的。一幕是Billie Frechette被捕, John Dillinger痛苦地眼巴巴看著至愛離去, 數十位高中低層警探沒一人發現頭號公敵近在眼前; 第二幕是John Dillinger大方走進差館裡細心觀賞警察對他的追查資料........ 其實毫無說服力, 論製作拍攝則很有效果。


電影久不久便出現緊張的追捕或槍戰場面, 要挑出缺點也是沒有, 只是感不到半點迫力劇力; 說John Dillinger跟兄弟的情與義, 又不算太到肉; 跟Billie Frechette的感情發展及生離死別, 又好像抓不到癢處, 描繪得不太深入。

喜歡這電影的朋友可能覺得Michael Mann拍出了細水長流的人性情感吧, 我則不太感受能投入, 可能是節奏實在慢, 可能是描寫根本不深入。只覺故事發展應完又未完, 在拖拖拉拉之下, 一代豪傑在完全跟他應有智慧不相稱的情況被拉倒閉幕。

幸好是製作方面確是用心, 而作為電影的靈魂, Johnny Depp的演出表現也能保持水準 (因我一向也不覺他演技有啥特別...)。

飾演窮追John Dillinger的探員Melvin Purvis, Christian Bale則是沒有好好發揮了, 比他在《Terminator 4》中更目獨無神。


亮點在影后級的Marion Cotillard。Billie Frechette對John Dillinger的痴情, 基本上在劇本薄弱的情況上沒有火花, 但Marion Cotillard的每次出場也能令人眼前一振。角色沒有寫得好, 若獨立去看某一兩場, 尤其是被盤問及探監的兩幕, 也突顯了Marion Cotillard的演技水平比男主角高幾層。

其實《Public Enemies》小角色眾多, 基本上太多以至有點混亂。當中也有點點名氣的Stephen Dorff(Homer Van Meter) 、 Channing Tatum(Pretty Boy Floyd)、Billy Crudup(FBI阿頭Hoover)、Giovanni Ribisi(Alvin Karpis)、Leelee Sobieski(Polly Hamilton)等也曾客串出場。化粧造型很厲害, 當中我只能認得出Leelee Sobieski......

為何在沒有期望下依然感到失望, 可能是由戲名以至格局, 也是理應很有氣勢的一部電影。同時亦覺音響很差, 不知是戲院還是製作上的問題。

散場走出電影院, 同行友人說:「選錯了電影....太長, 都頗悶....」

我回應:「同意。但為這個男主角跟這個女主角, 還是要看的......」

《Public Enemies》總評分
導演:20/30
劇本:10/20
演員:13/20
美術:9/10
技術:8/10
音樂:8/10

總分:68


其他朋友的意見:
希: 《大犯罪家》–沒有預期出眾,卻有意外驚喜
鯨魚: 「Public Enemies」
創作人: 《Public Enemies 大犯罪家》
瑪嘉烈: 貫徹到底地型的Public Enemies
BLOck of George: 7月23日 看《PUBLIC ENEMIES》('09) \(゜ロ゜)/☆☆☆
HoraceChan: We're here for the bank's money, not yours——《Public Enemies 大犯罪家》
ZO: [電影]《大犯罪家Public Enemies》(2009)

2009年3月5日

Poster du jour: Public Enemies

2009年1月17日

發表! DK大投票: Top 10 Male Performance 2008

僅僅不入十大......
林耀聲(烈日當空)
22票

我曾這樣說:
「最突出的則是演"怒榮"、有點張震feel的林耀聲,跟父親之間由怨恨至最後相互諒解, 不言中自會各自有所體會......」(原文)



★★★★★ーーー★★★★★


經過約20天、148人次的投票(比投女演員的125人次為多), DK MOVIES BLOG小圈子但又非常俱代表性的2008年度TOP 10 MALE MOVIE PERFORMANCE已經有結果!!! 非常感謝各朋友的神聖一票。謝謝。

先由0得票的演出倒數......

0票
-Max von Sydow(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Philip Seymour Hoffman (Charlie Wilson's War)

1票
-Karl Markovics(The Counterfeiters)
-廖凡(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2票
-Hal Holbrook(Into the Wild)

3票
-Albert Finney(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 are Dead)
-Cassy Affleck(Gone Baby Gone)
-東明相(練習曲)

4票
-Paul Dano(There Will Be Blood)
-淺野忠信(Mongol)
-駱佳煒/Joel Lok(意)
-堤真一(神探伽俐略 容疑者Xの献身) -write in vote-

5票
-Denzel Washington(American Gangster)
-Josh Brolin(No Country for Old Men)
-Tommy Lee Jones(No Country for Old Men)
-周星馳(長江七號)
-孫紅雷(Mongol)

6票
-Ethan Hawke(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 are Dead)
-Javier Bardem(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Michael Cera(Juno)
-廖啓智(彈‧道)
-甄子丹(葉問)
-盧海鵬(文雀)

7票
-Colin Farrell(Cassandra's Dreams)
-Will Smith(Hancock)
-余文樂(青苔)

8票
-馬如龍(海角七號)

9票
-尹揚明(烈日當空)
-古天樂(保持通話)

10票
-Casey Affleck(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佐藤浩市(黑幫有個荷里活)
-謝霆鋒(証人)

11票
-James Marsden(Enchanted)
-Philip Seymour Hoffman(The Savages)
-Shah Rukh Khan(Om Shanti Om)

12票
-古天樂(一個好爸爸)

13票
-加瀨亮(儘管如此我沒有做過)

14票
-Brad Pitt(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15票
-范逸臣(海角七號)

16票
-Philip Seymour Hoffman(Before the Devil Know)

17票
-Mathieu Amalric(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Robert Downey Jr.(Tropic Thunder)

18票
-Emile Hirsch(Into the Wild)
-Heath Ledger(I'm Not There)
-張家輝(証人)
-葛優(非誠勿擾)

19票
-林宗仁/茂伯(海角七號)

21票
-Aaron Eckhart(The Dark Knight)
-Christian Bale(The Dark Knight)
-張涵予(集結號)

22票
-林耀聲(烈日當空)



★★★★★ーーー★★★★★


DK MOVIES BLOG

2008年度 十大男演員Performance選舉

TOP 10



第10位
Robert Downey Jr.(Iron Man)
24票

我曾這樣說:
Robert Downey Jr.演這個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是出奇的好及令人舒服, 其中自我訓練時跟機械助手的場面很惹笑。」(原文)



第7位
Brad Pitt(Burn After Reading)
26票

我曾這樣說:
Brad Pitt為觀眾帶來全新眼前一亮的演繹。喜歡他喝水時的搞笑樣子, 還有他在車上的跳舞........ 」(原文)



第7位
James McAvoy(Wanted)
26票

我曾這樣說:
James McAvoy是沒有不繼續走紅下去的理由。由初頭女友勾佬無事順利的Hea會計, 被發現在強大神奇千年潛能的終極頭破血流訓練, 學師成功成為一代殺神特工, 山峽中火車車箱得知身份真相..... James McAvoy不只把Wesley這個角色身心變化handle得層次漸變分明, 一身肌肉敏捷身手標誌著Next Action Hero已經誕生。」(原文)



第7位
松山研一(爆粗BAND友)
26票

我曾這樣說:
「愛美麗渋谷系Pop Music"根岸宗一"的五官扭曲的超跨張演繹(及其難忘令人噴飯的奔跑姿勢), 加上Devil Hard Rock Metal系"Johannes Klauser 二世"的萬世風靡, 不時精神分裂, 不時肉體互調, 史上難以找出等同效果的一流演技........松山研一, 你係真唔係真?」(原文)



第6位
Gary Oldman(The Dark Knight)
29票

我曾這樣說:
「上集差點完全認不出的Gary Oldman, 今集繼續演老差骨Lt. James Gordon, 戲份更多發揮更大。戲末的其中一個高潮, 他一家老幼被Two-Face誘拐脅持, 令Gary Oldman在蝙蝠俠/小丑/雙面人以外成為電影角色的"正常人"中最搶鏡的一員。」(原文)



第5位
Daniel Day-Lewis(There Will Be Blood)
30票

我曾這樣說:
「當他是野心大、貪婪的商人... 一個笑容一句說話也滿是陰森的感覺;

當他是愛恨難分的爸爸......無情中又流露血性;

當他要跟教士鬥心鬥力時, 你攻我忍, 我進你亡......

Daniel Day-Lewis.....一流!!!」(原文)



第3位
梁曉豐(烈日當空)
37票
我曾這樣說:
梁曉豐飾演的阿摺, 性格表面上是眾人中最樂觀安命, 冬菇頭母親的漠不關心, 他也以笑接待, 只是好友徘徊於半夢半醒, 朋黨又相互推卸責任, 難以忍受下獨自離去, 為好友作出了一個決定。難忘。」(原文)



第3位
Johnny Depp(Sweeney Todd)
37票

我曾這樣說:
Johnny Depp演主角Sweeney Todd, 歌藝我不敢說出色, 除了少量回憶片段外, 他也是演成魔後一心要為妻女復仇的殺人理髮師, 角色的創造是成功, Johnny Depp也演得走火入魔......」(原文)



第2位
Javier Bardem(No Country for Old Men)
38票

我曾這樣說:
「令電影彌漫著心寒感的必是飾演像極披著披頭四髮型的(變態?冷血?)殺手Anton Chigurh的Javier Bardem, 由他在電影開首不久首度被捕出場後, 不論他是否在螢幕上出現, 他的影子還是盤旋於任何角度的空氣中。」(原文)



MALE PERFORMANCE OF THE YEAR



第1位
Heath Ledger(The Dark Knight)
79票

我曾這樣說:
Heath Ledger的演出超越了自己, 超越了Jack Nicholson, 超越了電影史上大部份的壞蛋,甚至說是電影史上其中一個最經典的演出也一點不過份。」(原文)


★★★★★ーーー★★★★★


小總結:
眾望所歸, Heath Ledger(The Dark Knight)得到壓倒性的第1位, 票數足足比第2位的Javier Bardem(No Country for Old Men)多出一個double有多; 同是《The Dark Knight》, 飾演老練差骨的Gary Oldman也打上第6位, 蝙蝠俠Christian Bale及雙面人Aaron Eckhart不入十大也同樣以高票排齊齊排行第12位; Johnny Depp(Sweeney Todd)演會唱歌的殺人狂魔, 提名Oscar又在此投票上高票排行第3: 同是排行第3位的還有十大裡面華語片唯一代表, 梁曉豐(烈日當空)的Fans相信不少, 同片的新晉年青演員林耀聲亦以高票僅僅位列十大以外; 兩屆奧斯卡影帝Daniel Day Lewis(There Will Be Blood)近年產量不多, 奸險冷血商人令新一代影迷對他加深認識, 投票中也排名第5位; 因票數相同, 精神肉體齊齊分裂的松山研一(爆粗Band友)、去年排行第2名的當紅萬人迷James McAvoy(Wanted)、四肢發達傻頭傻腦的Brad Pitt(Burn After Reading), 三位演員同樣排行第7位; 最後關頭票數回升打入十大最後一個位置的Robert Downey Jr.(Iron Man), 其另一演出(Tropic Thunder)也有17票, 兩作同受歡迎, 難怪獲Entertainment Weekly選為Entertainer of the Year 2008。

除第3位的梁曉豐外, 前5名的男性演出, 不是壞蛋便是狂魔......有trend的.....




Top 10 Female Performances 2008
投票結果
(按此)

2008年2月6日

最有型男星No.10: Johnny Depp

可能有朋友會不同意, 不過自己從來也不覺Johnny Depp在演技上的成就很偉大......我不是說他不懂演戲或演出不好, 只是整體沒有去到很高很高的層次。

不過, 他演出而令人津津樂道的角色, 確是多不勝數, 三項奧斯卡的提名不是白白得到的。

《魔盜王》系列的Captain Jack Sparrow, campy又古靈精怪, 能令一代海盜成為經典角色的, 確是Johnny Depp的非凡魅力而逹至的成就;跟老拍檔Tim Burton合作的《Edward Scissorshands》、《Ed Wood》、《Sleepy Hollow》、《Corpse Bride》、《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及新作《Sweeney Todd》(觀後感), 配合導演的怪雞風味, 沒有他便沒有他;在《Finding Neverland》飾演"Peter Pan"原作者的J.M.Barrie, 充滿童真的心也不是每位荷里活巨星能演得來......還有很多很多。

2009年, 他的作品有Michael Mann罪案新作《Public Enemies》, 世界級印度裔名導演Mira Nair的新作《Shantaram》, 亦有傳聞他會演出《Sin City》的第二集及第三集。

2008年2月4日

《Sweeney Todd 魔街理髮師》: there will be blood......

um.......很多blood......

Tim Burton的新作《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魔街理髮師》就是這樣大吉利是, 血流成河的場面比比皆是, 忍慘割喉鏡頭數之不盡......有數幕我也忍受不了看不下去……

Tim Burton改編自Stephen Sondheim的百老匯鬼魅音樂劇, 全片由歌曲音樂串連, 道出一個復仇者的成魔之道及為身邊人帶來的悲劇。

故事其實很簡單, 但此片的重點不在故事。

Tim Burton的風格, 喜歡的人自會喜歡。如果跟他過往的作品來排行, 這部算是中間偏上成績。

鏡頭調頭是很風格化的, 卻又覺得多組在倫敦穿梭的鏡頭很有7年前《情陷紅磨坊》巴黎舊街縱橫穿梭的影子, 不算十分original。

美術、服裝及化粧也是高水準的, 在Tim Burton引領下這三部門是很少失手的。

音樂及歌曲……我不能說超級動聽, 但在配合劇情發展下也OKAY……可能我不太懂, 硬是覺得部份旋律跟歌詞不配合。

Johnny Depp演主角Sweeney Todd, 歌藝我不敢說出色, 除了少量回憶片段外, 他也是演成魔後一心要為妻女復仇的殺人理髮師, 角色的創造是成功, Johnny Depp也演得走火入魔, 但若跟他過往的演出比較, 又沒有太大突破。加上角色有點片面沒有立體變化, 表情主要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殺死所有人"及"恨你等如殺你"......整體來說, 我只能說他演得有特色......卻又不覺得是award worthy的演出。

而女主角Helena Bonham Carter飾演對Sweeney Todd一廂情願痴心一片的肉餅店老闆娘Mrs. Lovett卻是令人眼前一亮。角色有血有肉, 為了心愛的人甘願相助行凶,為店舖生意好亦作出令人嘔心的決定, 但在面對赤子時亦難掩惻忍之心……最後她的結局也未免太過悲慘了。 Helena Bonham Carter演得入型入格。

壞人配角陳容也頂盛, Alan Rickman(Harry Potter), Timothy Spall(Harry Potter, Enchanted), Sacha Baron Cohen(Borat)的每次出場也顯得陰風陣陣。

不得不提的是首度演戲的小演員Ed Sanders(imdb), 還未完整轉聲的小男生, 歌聲清脆, 飾演孤兒Toby被Mrs. Lovett”相救”後心懷感激, 為救Mrs. Lovett出魔海時唱出那首"Not While I'm Around", 是全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歌曲。


《Sweeney Todd》總評分
導演:24/30
劇本:11/20
演員:15/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9/10


總分:79


其他朋友的觀後感:
Ben: It's bloody. It's bloody brilliant!! - 魔街理髮師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何天霸: 【奧斯卡夜總會:俺不只會扮傑克船長】瘋狂理髮師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梳吉夫: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小蓓: 魔街理髮師 - Never forget. Never forgive.
Arohamibo: Sweeney Todd 魔街理髮師-一貫Tim Burton的風格

2007年10月8日

小心! Sweeney Todd is Coming!!!

Tim Burton監製舊作《The Nightmare Before X'mas in 3-D》, 等了一年終於在萬聖節前會於Elements圓方的新戲院上映(此3-D版本去年10月已於美國上了) , 他導演的Movie Musical新作《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亦將於12月21日在美國公映......而那千呼萬喚頸長也不出來的Trailer, 亦終於在兩天前面世。

今次已是Tim Borton第N次跟Johnny Depp合作。故事改編自....um, 最最最原裝的話, 也許要追溯至1846年Thomas Prest發表的一系列恐佈殺人故事, 而Sweeney Todd這人物則出現於一個名為"The String of Pearls: A Romance"的故事中, 由一位理髮師變成殺人狂魔, 凶器只是一把剃刀, 連環殺人後最終也難逃法網, 在眾目睽睽下被問吊而死。

有人說這位殺人狂魔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而寫成, 亦有傳聞說那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不打緊吧, 沒有人知道真相。

《Sweeney Todd》的視覺版本已出現過無數次, 最早的應是1847年在英國演出的舞台劇版本, 據說當年是非常叫好叫座; 而第一個電影版本是1936年《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由Tod Slaughter演出主角; 1973年, Stanley Holloway及R. P. Weston把"Sweeney Todd"故事變成Stage Musical, 加上Sweeney Todd變為殺人狂魔前, 被判入寃獄及妻子被姦殺的情節; 而電視版本方面亦曾出現多次, 屢獲演員公會及艾美獎的提名及獎項。

Tim Burton電影版的藍本, 則是1979年Stephen Sondheim作曲的"Stage Musical Thriller"版本, 1989年及2004年兩度重演, 2006年獲得兩項東尼獎。

2007電影版演員陳容龐大, 導演愛將的Johnny DeppHelena Bonham Carter外, 還有Alan Rickman及波叔Sacha Baron Cohen。 有說此電影也有點奧斯卡呼聲, 究竟Tim Burton能否打破從未受奧斯卡注目的宿命呢?

um...... 看來這電影可能是《Hairspray》金球獎 2008 Best Picture(Comedy or Musical)的最大阻力。

對於這部音樂劇電影, 華納的PR說這不是一部Musical, 只是一部恐佈驚慄片有少少音樂.........所以呢, 請留意Trailer, 基本上是把Stephen Sondheim所寫的名曲完全低調處理.......um .......《Moulin Rouge!》、《Chigago》、《Dreamgirls》、《Hairspray》也能叫好叫座, 前三者贏得OSCAR, 後者更打破了Movie Musical開畫紀錄, 亦很有機會得到Oscar及其他獎項的提名...... 難道宣傳人員不感受到2000年代的觀眾對Movie Musical的那股熱情嗎?

"Sweeney Todd"的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Sweeney_Todd


Official Trailer

2007年6月3日

加勒比海盜:三部曲串連的巧妙

魔盜王1:Cruise of the Black Pearl
所有注意力全集中於Johnny Depp的Campy Captain Jack Sparrow,
令人忽略了故事的細節及伏筆, 還有一段偉大愛的萌芽


有朋友問, 為何她一眾朋友看過《魔盜王3》, 也只是覺水準一般OK而已, 而我卻是看多一次還要加多一重喜愛。

我只能說, 那可能是個人喜好, 還有越看越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

03年, 《魔盜王1》美國票房熱爆口碑載度越映越旺, 自己抱著非常期待進入電影院, 感覺是也算新鮮但又沒有什麼革命性突破。

06年, 《魔盜王2》全球破紀錄賣座, 覺得精彩的地方非常精彩, 魷魚面船長的出現是視覺效果史上一大突破, 但口水多的場面口水也多得很(主要交待不常規的劇情, 不傳神的字幕翻譯亦累事)。

今年, 佛誕假期沒約會, 便看了《魔盜王3》的早場。離開電影院後的最初感覺是沒有悶場的三部曲完結篇, 但細想又細想下, 其實有不少劇情也有點不明所以, 但又有點印象故事劇本是曾交待過的, 便再到戲院看多一遍, 亦拿回首二集的DVD重看, 就連Bonus Disc的附錄也一氣欣賞。

這下不得了, 不單本是不清不楚的地方得到了答案, 在以為明白的地方發現了原來還有那麼多是自己錯過了。

《魔盜王》系列的故事, 並不是一個常規故事大鋼。最明顯是Johnny Depp的Captain Jack Sparrow看似是主角, 貪戀自利卻又才華洋溢的加勒比海名海盜。但若三集一口氣看, 又會發現最最最中心的故事線是Will TurnerEliazabeth Swann的成長故事, 看"1"的第一個鏡頭及"3"的"最最最"後一個鏡頭便會明白。而Jack Sparrow的出現改變了二人的人生, 令兩位青梅竹馬的年青鐡匠及總督千金, 越過五大洋穿過世界盡頭, 在生與死之間多次徘徊, 在大海上認識人間的真實。

魔盜王2:Dead Man's Chest
Keira Knightley在《1》上映時還只是"《我愛碧咸》的那個女孩....",
到《2》時已貴為全球火熱的美人Oscar Nominee。


成長故事以外, 海陸上出現的人神鬼怪也是有根有據的。

眾所周知, "1"的構想是來自迪士尼樂園"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機動冒險水上之旅。從紀錄片看, "1"的劇本及發生的細節就是把冒險之旅中乘客遇上的一個一個景點及驚嚇串連而成(包括管理鎖匙的小狗)。我想實際去體驗過的話, 看"1"時興奮非常。

至於在"3"終於出現的Davy Jones' Locker(Captain Jack Sparrow被困之處), 在"1"時已在對白中提及2次, 在"2"時亦被提及10次以上, 為"3"前半部留下了伏線。維基百科也有其由來的解釋。

Davy Jones' Locker, 是數百年前的海盜傳說中的水手術語, 其主人Davy Jones(The Flying Dutchman魷魚面船長), 原名是Devil Jonah, Davy Jones是數百年前水手們給他的別稱。他負責掌管汪洋的惡魔, 在大海死去的人也是由他引渡至他的Locker(Bottom of the Sea)。這個連貫三集的兩個用詞, 中文字幕譯作"海底深處"及"海魔王"之類(各區正翻影院影碟版不同)是正確的, 但對本身不懂這個傳說的我來說, 顯然這些行貨翻譯令人大失趣味。

魔盜王3:At's World End
《3》是大結局也是集大成, 沒有死去(或已死去)的角色全部登場。
Bill Nighy的Davy Jones, 由造型設計至視覺效果, 也是位列經典的一項革命。


貫穿三部曲的還有有趣之處很多, 有些是看第二、三次才發覺。又因劇情發展及故事細節的複雜及不認識(有時候又口水多過影像), 伏線及某些由來往往只在一、兩句對白一帶出帶過。

相信沒有太多人會記得去年或數年前某電影閃過的一、兩句對白。就是"1""2"已在上映時看過, 在看"3"前或後, 還是應該先專心把前兩作重溫一次, 自會發現很多"哦.....""哦......""哦......."

"3"End Credits後還有劇情, "1""2"也是, 同為一些伏筆, 亦可以作為一個結局。


關連閱讀:
《魔盜王3》第一次觀後感---Save the Best for Last

《魔盜王3》第二次觀後感---2nd Times is Even Better


其他朋友的意見......彈多讚少
Ben Ben光影雜誌---唔好遲到唔好早走
半桶水---歐洲的牛郎織女
熊貓電視台---令人落淚的《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
小蓓---《魔盜王》不是我杯茶
暗黑熱血---不問蒼生問熱血
抒色國度---魔盜王3: At World's End
Chitekim Blog---只能用好亂來形容
胡思亂想--- 最不對味的魔盜王
思前想後---尊尼特普
楓葉の虛擬部屋--- 中環皇后戲院遇上魔盜王
淺評集---加勒比海盜: 魔盜王終極之戰
Uncle Ray's Corner---電影的靈魂是甚麼?

2007年6月1日

魔盜王3: 2nd Times is Even Better


這個星期其實也有看過其他新舊片, 但念念不忘的始終還是一班人鬼神海盜。

第二度看, 看得更多更深。首度欣賞的感覺是沒有悶場的精彩好笑刺激, 相隔一次有備而戰依然沒有悶場的精彩好笑刺激外, 是加倍的緊張及數次的感動。

故事的進展非但是每每"次場面不能預測"(這個也是一、二集的大大優點), 在再次去領會時又領悟得更多。動作冒險片的包裝, 劇情的細節及因由, 往往只是穿梭於對白之間, 專心一意地欣賞的話, 每一場面也是樂趣無窮。Ted Elliott及Terry Rossio編寫的劇本, 到了三部曲最終章得到最大的發揮。

豪無疑問, Eliazabeth Swann在"終極之戰"是最矚目的。萬緣紅中一點紅, 在黑珍珠號上號令五湖四海污合之賊奮力對The Flying Dutchman及無敵艦隊, 氣勢非凡人心鼓動; 跟Will Turner在亂世中成為一對佳人也是神來之筆; Will Turner生死有時, 還是Eliazabeth的難過令我心裡湧起痛楚。Keira Knightley的演技不容置疑, 但在這套動作冒險Summer Event Movie也大有作為, 是一個很大的始料未及。

在網上引起爭辯、開始首幕跟字幕結束後的數十秒10年後場面, 是否關連是否首尾呼應的問題。單看樣貌, 兩位小朋友是非常相像。至於是否同一人, 只要翻查字幕便會有一個了當。

不過自己不打算這樣做, 原因是這個可能是導演編劇刻意安排給觀眾去思考去想像的地方。At world's end, 是海盜世界的盡頭結未, 也可能一道綠光閃過, 整個世界又會倒轉, 眾人又會再揚帆啟航。




關於第一次觀賞後的我感---魔盜王3: Save the Best for Last

關於整個三部曲的感覺---加勒比海盜:三部曲串連的巧妙

*總評分在二度觀賞後全面提升。
《魔盜王3》總評分
導演:25/30
劇本:15/20
演員:15/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9/10


總分:84




其他朋友的意見......彈多讚少
Ben Ben光影雜誌---唔好遲到唔好早走
半桶水---歐洲的牛郎織女
熊貓電視台---令人落淚的《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
小蓓---《魔盜王》不是我杯茶
暗黑熱血---不問蒼生問熱血
抒色國度---魔盜王3: At World's End
Chitekim Blog---只能用好亂來形容
胡思亂想--- 最不對味的魔盜王
思前想後---尊尼特普
楓葉の虛擬部屋--- 中環皇后戲院遇上魔盜王
淺評集---加勒比海盜: 魔盜王終極之戰
Uncle Ray's Corner---電影的靈魂是甚麼?

2007年5月24日

魔盜王3: Save the Best for Last


《魔盜王》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於成功地於電影媒體中創造了一個海盜世界。原裝概念來自迪士尼樂園的機動遊戲, 故事發展可以自由發揮天馬行空, 令《魔盜王》三集全數也能做到"次場面預測不可能", 今次看《加勒比海盜: 魔盜王終極之戰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時還要不斷recap首二部曲的劇情, 才能捉摸到突然又出現的劇情人物是誰、跟劇情有重要相關的道具的含意, 還有貫穿了三集的GAG位好笑在哪裡。

Johnny Depp的Captain Jack Sparrow依然Champy依然勁搞嘢, 今集還不斷出現"精神分裂"的幻覺Jack Sparrow, 既低能又爆笑。

經過三集的發展, 觀眾是看著William Turner(Orlando Bloom)及Elizabeth Swann(Keira Knightley)成長的。William Turner由鐡匠學徒為追查父親下落而漸漸變成海盜, 再變身不滅的鬼盜船船長, 細想也心裡有點戚戚然。Elizabeth Swann由總督千金小姐漸漸變成海盜, 再被投票成為"海盜大王"率領群盜作戰, 顯出一代英雌毫氣風範。

Geoffrey Rush的Captain Barbossa在首集是身死心不死的大反派海盜, 第二集在結局時一閃復活, 到今集便才是最大發揮的時候。"Welcome to Singapore!"的海盜嘯風周潤發, 海報上及排名上也是來勢凶凶, 角色不算突出劇份亦很少。歐洲海軍攻打星加坡海盜總部時, 確令人想起了成龍《A計劃》。

至於上集中特技化妝令人驚嘆的魷魚面鬼盜船長Davy Jones, 今集終現真身還有淒美的結局。

今集最出色的革命特技, 可能算是那些"石頭蟹", 女海神由人變神還有"黑珍珠Black Pearl"與"鬼盜船Flying Dutchman"海旋渦中大戰。

整體故事不敢說是創新精彩或構思緊密, 今集還出現"東印度公司", 看了三集我還未弄清楚加勒比海一帶的管治及海軍是屬於西班牙的還是英國的.........可以說的是, 《魔盜王終極之戰》感情線比第一集的轟轟烈烈, 娛樂性比第二集有趣豐富, 再加上"次場面"每每預測不可能, 成功地為《魔盜王》系列三部曲毫無悶場地劃上完滿句號。

作為Summer Event Movie三部曲, 《魔盜王》非常成功!

第二度觀賞"魔盜王3"的感覺--2nd Times is Even Better

關於整個三部曲的感覺---加勒比海盜:三部曲串連的巧妙

"魔盜王1及2 "的評分, 請按此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3/20
演員:13/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9/10

總分:78



其他朋友的意見......彈多讚少
Ben Ben光影雜誌---唔好遲到唔好早走
半桶水---歐洲的牛郎織女
熊貓電視台---令人落淚的《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
小蓓---《魔盜王》不是我杯茶
暗黑熱血---不問蒼生問熱血
抒色國度---魔盜王3: At World's End
Chitekim Blog---只能用好亂來形容
胡思亂想--- 最不對味的魔盜王
思前想後---尊尼特普
楓葉の虛擬部屋--- 中環皇后戲院遇上魔盜王
淺評集---加勒比海盜: 魔盜王終極之戰
Uncle Ray's Corner---電影的靈魂是甚麼?

2006年8月13日

加勒比海盜:決戰Disneyland

近日"加勒比海盜"三部曲之2熱爆電影院, 我個人感覺非良好, 很喜歡Captain Jack Sparrow(Johnny Depp)的Camppy演出, 亦愛其毫無常規的劇情推進。今次劇情緊接首集, 沒有看首集的朋友應不會明白部份人物關係及情節發展。

跟朋友談開, 才得悉原來很多朋友也不知道這齣電影的靈感是源自迪士尼的上題公園的其中一個遊戲。

這個"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海上旅程始創於1967年, 長達14分半, 分別座落於California及Paris的Disneyland。遊客除可以坐海盜船出海耀武揚威外, 還會聽到海盜進行曲, 亦因電影大行其道, 公園亦加設了Captain Jack Sparrow這個角色現身(當然Johnny Depp不會出現)。

我沒有到過加州或巴黎的Disneyland, 不知道有多好玩, 但據聞這個"Pirates of Caribbean"是主題公園裡其中一個最大長龍的遊戲。

遊戲我沒有太大興趣, 只想快些看下集大結局。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