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1月21日

最美麗女星No.12 : Naomi Watts

英國出生, 澳洲長大的Naomi Watts打從《Mulholland Dr.》國際知名度大為提升後, 基本上也維持著每年一部代表作。

前半年看了《The Painted Veil 愛在遙遠的附近》, 最近又有《Eastern Promises 黑幕謎情》(觀後感不日完成) 。前者她演演繹對丈夫討厭漸生出愛情的心路歷程, 演得很好很出色; 後者則主要戲份不在她身上, 相對發揮不大。

《Mulholland Dr. 失憶大道》最近亦出了港版DVD(重出?), 記得當年在家連環看了兩次, 雖然覺得有趣但同時亦未能解開電影中很多的謎團。可能今天再看, 又會有另一番見解。

《21 Grams 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 奧斯卡女主角提名,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導演"生命三部曲"的第二作(另外兩作為《狗男女的愛》及《巴別塔》), 丈夫及女兒在車禍中喪命, 切膚之痛演得迫真, 觀者無不能容。

《KING KONG》, 個人認為是她最高難度的演出。差不多全程也是在chromakey佈景上對空氣恐慌大叫, 又跟空氣大談戀愛, 在電影製成品上卻令不少觀眾也感動得落淚。若不是片種的因素, Naomi Watts很有可能已是奧斯卡影后。

雖然演藝事業要在2000年代才得到國際性的發展, 其實Naomi Watts打從80年代便開始演戲, 亦在當時跟Nicole Kidman認識成了好好朋友...... NK跟瘋佬湯離婚後, NK也是第一時間找Naomi Watts, 在她家暫居了一會。

不查資料也忘記了, Naomi Watts曾跟Heath Ledger的相愛, 不過姊弟戀很快結束, 他們現已各另心有所屬亦各自有兒有女。Naomi Watts剛於在今年7月誕下一男孩, 於39歲時有點高齡時榮升母親了。孩子的爸爸是同為演員的Liev Schreiber。

曾有傳聞說Naomi Watts會在《Harry Potter 6》中飾演馬份的媽媽...... 不過最後好像不了了之;2009年又會有跟閨中密友NK合拍爭老公的一部劇情片《Need》上映, 還有傳聞會演出重拍希治閣的驚慄經典名作《The Birds》........ 我想Naomi Watts要維持一年最少出一部代表作, 相信應不是太難。

2007年4月28日

《巴別塔》的最後一站



《巴別塔》在香港及美國的票房普通, 但全球卻錄得超過1億2千萬美元的票房數字。不說不知, 這套電影的全球票房是在去年提名奧斯卡最佳電影的五套電影中排行第二, 次於《無間道風雲》, 比《陽光小小姐》、《英女皇》及《硫磺島戰書》也叫座。

4月28日今天, 終於輪到她全球最後一個市場--日本--上映, 很有機會在當地成為賣座片。原因之一是Brad Pitt演出的任何電影(包括彷如在戲院裡虛渡七年的《西藏七年》)在日本也是賣座猛片;其次Oscar Nominee菊地澟子經過半年的日本傳媒推波助瀾, 在當地應也會得到不弱的叫座力。

日本的發行公司竟大膽地捨棄奧斯卡頒獎前後的宣傳機會, 而把她放於日本全年最長的連休--5月黃金週--全國公映, 顯然野心及信心也不少。

雖然我今年看過的猛片如雲, 整體水準奇高, 但仍未有一套電影能超越《巴別塔》給我如斯難以忘記的印象。

以下分別是自己三次進電影院觀看此作品後的所得所感, 每次也有新的領悟及得著, 一些首尾呼應的處理手法, 我也要看第三次時才找得著。

這三篇觀後感是於本年一月時寫下的, 但直至今天仍有同道中人零星的迴響, 多謝你們也喜愛這經典佳作。


首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

二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I

三度觀後所得:
三看巴別塔所得

2007年1月28日

Children of Men 人類之子



廣獲影評人激賞、另獲Oscar 2007改編劇本、剪接及攝影提名的《Children of Men》(2006), 年底才在美國上映, 在香港猜不到落得Straight to DVD的下場。


人類絕種大危機
這套改編自P.D. James1992年所寫的同名小說據聞在英國非常暢銷。故事的開首是說20年後, 全球最年輕的18歲少年被謀殺, 帶出因不知名原因, 今天全球的孕婦一個一個的流產, 自此便沒有人類再誕生於地球上的故事背景。有一天, 一名少女被發現懷著嬰孩, 一名男子Theo(電影中是由Clive Owen飾)半推半撞地要付起在世界動盪、暴民成潮的局面中保護少女到"人類計劃", 但過程中連串事件發生, 引發種種社會混亂。

電影帶出的訊息是值得深思的。為何人類會突然之間變得不育, 為何世界各地會變得烽火飛花, 為什麼會有"人類計劃"的出現...片中沒有詳細解說, 可以說是上帝的施罰, 亦可能是人類自取滅亡....到那時候無論是什麼理由也不重要了, 因為沒有下一代, 活於世界上還有什麼希望。

雖然我們一天一天的生活, 大部份所作的都是以自我滿足為出發點, 但當想到沒有明天, 所建立的、創造的一切一切不會有下一代的人類能夠受惠及欣賞時, 心機白費, 浮起的只會絕望和放棄而已。

所以當那名少女被地下組織發現懷著最後希望時, 每個人的生命立時充滿對明日的期待。戰火, 也能為這顆希望種子暫停了片刻。

未世亂潮超逼真
導演Alfonso Cuarón製造出來的這個未世局面非常真實, 處處表現出未日來臨前夕的滄桑及悲涼, 美術指導居功至偉。

不得不讚的是那長達近7分鐘、震撼非常的單一鏡頭(One Shot)。由隧道出走, 在槍林彈雨間逃亡, 橫過廣場穿越巴士攀爬高樓, 涉及的出場演員少也及二百人, 還有多個大小爆炸及不斷的建築物被毀......正式拍攝只可來one take, 不知全體幕前幕後合共綵排了多少回。讚!

Alfonso Cuarón拍攝過《Y tu mamá también 衰仔失樂園》(2001),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2004)(個人認為是Harry Potter系列中最好看的一套)及《Paris, je t'aime 我愛巴黎》(2006)的"Parc Monceau"。

Alfonso Cuarón跟《Babel巴別塔》導演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及《Pan's Labyrinth》導演Guillermo del Toro三人也是來自墨西哥, 齊齊在今屆奧斯卡獲提名, 被荷里活稱為"3 Amigos"。Pedro Almodovar《Volver》雖敗興而歸, 失落最佳外語片及原著刻本的提名, 但Penelope Cruz成為史上第一位西班牙籍演員憑母語獲提名, 再加上"3 Amigos"的三套電影合共取得16項入圍, 西班牙語圈電影人從未如此在國際上備受注目。





"3 AMIGOS"

左起:Alfonso Cuarón, Guillermo del Toro,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所寫的劇本齊齊問鼎奧斯卡(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亦有導演提名)



《Children of Men》總評分
導演:26/30
劇本:15/20
演員:12/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8/10

總分:81

2007年1月22日

三看巴別塔所得

一個發生在摩洛哥的意外, 雖然引發出連串不幸事件, 但亦同時救了地球背面一個少女的一生。

這是前晚一口氣重溫了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的兩套前作《Amores perros 狗男女的愛》(2000)及《21 Grams 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2003), 及昨天第三次看《巴別塔 Babel》後, 終於明白導演編劇為何要把非常間接的"東京線", 有點硬硬地加進劇本裡的原因。(看至第三次才領略到, 真是遲鈍)

影片的第一場是獵槍在沙漠的出現, 結尾一幕是31樓露台拉Wide至看見美麗的東京夜景。站在露台上的, 便是獵槍原本的主人及因事件引發而被救贖了的女兒。

直接引發效應的三條故事線, 是不幸不幸不幸(起著陪襯作用), 但"東京線"的結尾卻是一個希望一個重生(這才是主線)。 沒有在摩洛哥發生的意外, Chieko與間宮刑事之間的那封書信不會出現, 而那信的內容, 可能是Chieko在母親自殺後, 整個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首次向別人告白。

沒有在摩洛哥發生的意外, 世上沒有人會知道Chieko有著從31樓高飛墮的念頭, Chieko跟父親的冷漠關係亦不會得到溫化的機會。

導演編劇為何把"東京線"寫得特別深刻, 讓Chieko這個角色在整部《巴別塔 Babel》起著最搶眼的用意, 我想是應該這個樣子吧。


首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

二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I

後記:
生命首部曲《Amores perros 狗男女的愛》是一宗墨西哥車禍連接著三個獨位的故事;二部曲《21 Grams 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是一宗美國車禍, 令三個互不相識的人緊緊連結在一起, 變成不能分割的關係;到了三部曲最終章《巴別塔 Babel》, 一粒子彈連串引發影響三個族裔三個家庭的命運, 而發射子彈的那支槍, 又穿洋越海解救了一名少女的人生。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生命三部曲"越搞越宏大。


《Babel》總評分
導演:28/30
劇本:18/20
演員:18/20
美術:8/10
技術:9/10
音樂:10/10

總分:91

2007年1月19日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 II

星期日到了百老匯電影中心第二度看《巴別塔 Babel》, 一則很想再次感受片中多個難忘的場面, 其次亦希望可以舒發電影觀後心中的沉重影像。

很好, 那壓在心裡的憂傷在再度觀賞後得到了解脫。另一方面, 劇情發展已知道了, 可以把精神放在觀察導演、演員、幕後等的技法。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今次野心及視野很大, 四條故事線發生在三大洲, 對白以七種語言構成。劇本中涉及的社會問題包括種族偏見、恐佈襲擊、偷渡人蛇、殘障歧視, 不過亦只是輕輕帶過, 主線仍是環繞著命運的安排與巧合......無論說的是同樣語言還是溝通不來, 兄與弟有愛, 夫與妻有愛, 主與僕有愛, 親與子有愛, 男與女有愛, 萍水相逢之間亦有愛。

劇本在處理多線劇情時偶有描繪得不深刻之處, 但佳章甚多, 以下是我嚴選最佳的15場面。

-以下內容談及大量劇情, 欲看但仍未看者應迴避-

14&15)摩洛哥兄弟山坡上射槍 + Cate Blanchett巴士上中子彈
兩場戲會發生什麼事, 基本上所有觀眾事前也知道。導演用遠鏡從山坡拍攝巴士在公路上行駛, 子彈發了多次也中不了.....巴士上, Brad Pitt與Cate Blanchett在沉默中企圖挽救感情, 不久Cate Blanchett睡著, 子彈卻久久不出現.....氣氛製造很有水準。

13)東京渋谷J-POP
Chieko跟排球隊戰友的聚會, 為了吸引男生的注意及報被歧視的仇, Chieko脫掉內褲展出"Hairy Monster"。導演拍攝東京年青人"蒲"生活實感非常強。

12)墨西哥蒙太奇
當保姆Amelia帶同兩名美國小孩進入墨西哥國境, 用了一首叫"Cumbia Sobre El Rio"作背景音樂, 剪接出一段奇趣的"墨西哥風情畫"。不只車上兩個美國小孩, 觀眾也大開"拉丁世界"的眼界。

11)Brad Pitt在Casablanca醫院打電話回家
可能是Brad Pitt演藝生涯演得感情最投入的一場戲。大丈夫不輕易流淚。

10)Chieko調戲牙醫
那舌頭, come from nowhere。

09)摩洛哥婆婆送上一口煙
當中了子彈的Cate Blanchett痛苦不能時, 婆婆送上一口煙讓她吸, 由抗拒至平靜下來, Cate Blanchett演得很好。




08)過美國海關
侄兒(Gael García Bernal)載著保姆Amelia及兩名小朋友深夜過海關回美國, 海關人員(由在《Capote》飾演死刑犯的Clifton Collins Jr.客串演出)不斷不信任的盤問, 車內車外氣氛營造得緊張入肉。

07)墨西哥婚禮(入黑後)
背景歌曲是Chevela Vargas的"Tu Me Avostumbraste"。醉迷柔情, 一場拉丁婚宴的點滴滿是情趣, 另一"墨西哥風情畫"。

06)新宿公園裡"拍丸"
Chieko跟友人們在新宿某公園內偷食違禁藥物後的世界, 剪接+配樂出色。很喜歡盪鞦韆的那個鏡頭。

05)Brad Pitt跟導遊道別
當直昇機到摩洛哥小鎮Tazarine接受重傷的Cate Balnchett離開時, Brad Pitt沒有忘恩, 回頭跟幫了他夫妻忙的當地導遊擁抱道別, Brad Pitt從銀包取出金錢送贈, 導遊堅拒....本是很造作的一場戲, 但Brad Pitt那無以為補的神情, 導遊那"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帶著滿足及深情的笑顏, 把很老套的情節演化成感人的一刻。

04)弟弟自首
被摩洛哥警察亂槍圍捕, 哥哥中彈失去知覺, 反叛弟弟為自己的一切衝動行為覺悟, 舉手投降對著警察說"一切也是我做的, 求你救我哥哥...."終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為的只是對哥哥的愛。緊接的回憶鏡頭---兩小兄弟在山坡乘風飛翔...此情此境, 不知還有沒有機會發生....

03)Amelia沙漠迷失 + 警察問話 + 被遺返回國
墨西哥演員Adriana Barraza演技大示範。由在沙漠迷路, 留低兩個小孩, 被警察拘捕, 找不著小孩, 在警署被盤問, 被自願遺返...."我沒有作壞事,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蠢的事...."16年心血一朝毀, 我跟Amelia一起痛入心。

02)Chieko跟間宮刑事在家中會面
為了得到渴望的"愛", 以為可以用肉體來交換。當Chieko察覺自己所作事有多傻後, 身心完全崩潰, 我的心一同被溶掉。飾演Chieko的菊地凜子在這場崩潰戲演得出色得天地也動容, 飾演間宮刑事的二階堂智亦演得很好。一封信成為二人永遠的秘密。(在東京住了三年, 從來沒有發覺東京夜景可以這樣的美麗)

01)渋谷萬人斑馬線+Chieko在渋谷Club裡
連接渋谷JR車站與中央街, 超過1,000人同時步過8條行人斑馬線的盛況, 每日發生次數以百計, 不同電視節目、甚至電影《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等也出現過, 卻從沒有像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拍攝得這樣有力。

Chieko在興奮狀態下跟著男男女女進入渋谷的Club, 背景歌曲是Earth, Wind & Fire "September" + Fat Boy Slim "The Joker" + ...................... 的一片沉寂。導演以這種音響剪接手法來表達Chieko的世界非常高明及創新, 亦出色地利用了在Club出現的"自然光線"來塑造出兩個世界的差異(總攝影師Rodrigo Prieto在這裡記一大功)。

當Chieko發覺自己心儀的男子竟搭上了自己好友, 角色內心的震撼, 導演天衣無縫地利用攝影燈光、鏡頭剪接、音響表現等各方面來出色表達到一個少女在耳朵聽不到、有話說不出的難過心情。

毫無疑問, 這會是名留青史、一場沒對白的Classic Scen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遇上這樣令我興奮難忘的電影, 已是自去年2月《Brokeback Mountain》以來的事。


首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

三度觀後所得:
三看巴別塔所得

2007年1月13日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 I

沉重但好看

我想《Babel 巴別塔》不是每位觀眾也受落, 我走出電影院想, 想著是否需要把故事寫得這麼沉重。

此沉重不同於Dogma電影《Breaking the Waves》(1996)及《Dancer in the Dark》(2000), 兩套電影同樣是由Lars von Trier執導, 同樣是講述一個女子因固執而讓自己一步一步的身陷苦境, 難以自拔。《Babel》的沉重在於, 因貪玩而發出的一粒子彈, 令到三大洲四個家庭遭受厄運(嚴格來說只是三個, 另一個家庭的悲哀是很間接地被引發出來), 幸運的能藉此機會得到一個解脫, 不幸的達至家破人亡的境況。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之前的兩套名作是《Amores perros 狗男女的愛》(2000)及《21 Grams 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2003), 亦拍攝過短片集《我們的9/11》的其中一段。故事圍繞點不同, 數線發展的劇情卻多是調子灰悲。



四條故事線, 明星效應集中力首先會放眼於Brad Pitt及Cate Blanchett飾演的美國夫婦Richard及Susan 在摩洛哥旅遊時的故事, Cate Blachett誤中子彈性命危急, 夫妻間的本來而隔膜叢生的情感得到一個救贖機會。個人認為這段是劇本最寫得不深刻的一段, 兩演員卻演得稱職非常。




子彈是因摩洛哥一窮鄉兩兄弟因貪玩而發出的, 後果不是他們所能預料, 事件搞大了他們也知道是自己的錯, 只是發展下去所釀成的悲劇, 也怪不了誰之過。摩洛哥演員沒有知度(不知是否專業演員), 演出實感卻很強。





因兩夫婦在海外的意外而不能準時回國, 付責照顧他們兩名子女的墨西哥裔保姆Amelia, 因要回國參加兒子的婚禮, 苦無辦法下唯有帶同兩名小朋友越境跨國。意外發生於回程時的海關, 付責接載的保姆侄兒的一個衝動行為, 連累了兩名小朋友, 害了姑媽保姆多年心血化為無形。兩名小朋友演員演得活潑可愛, Gael García Bernal演侄兒發揮機會不大, 好看的是為飾演保姆Amelia而增肥35磅的Adriana Barraza, 曾演出過同導演的《Amores perros 狗男女的愛》。對工作照顧的小孩視如己出的感情, 大漠迷失時的驚恐, 16年心血毀於一旦的痛苦......演得入骨, 觀者心酸。





全電影最好看的, 可能是跟整個故事最不直接有關。

東京的故事跟在摩洛哥發生意外有一個很間接的關係, 但沒有了這個意外, 高中生Chieko的內心感受可能永遠不能釋放出來。Chieko耳朵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 一直感受不到這個世界對她是有愛, 同學們說她脾氣壞, 男孩子因跟她溝通不來而不跟她交往, 母親早逝, 父親不明白她的感受。年少反叛, 以為能用自己的身體去換愛, 我想不少朋友年少時也曾有這個念頭。

最好看的是, 導演拍攝這個從耳朵聽不到的人眼中看的世界。Chieko跟朋友們在吃了興奮藥物後踏進Club內, 我們聽到的是Earth, Wind & Fire的不老舞曲"September", 見到的是年青人狂歡熱舞, Chieko能感受到的又是另一個世界。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展現耳朵聽不到世界的技法, 看過電影中不曾遇上。

最好看的是, 飾演Chieko的菊地凜子Rinko Kikuchi。我不懂手語, 不知她的日本手語有多標準。沒有說話和聲音, 全以表情眼神身體來演繹極度渴望被愛的少女, 渾身是戲(據導演訪問, 由開拍的第一天至拍攝完畢, 菊地凜子從沒有抽離自己的角色)。她與警察在家中的一幕, 我被她溶化一同崩潰。無可置疑, 電影史上的其中一個爆炸力甚強的Powerful Performace。




在片中出現的語言方語達七種之多(包括日本手語), 卻只佔全球語言方語的一個少數。

聖經記載, 人類因建巴別塔而觸怒上帝, 人與人之間從此便開始lost in translation。其實, 溝通的隔膜又豈此語言的違異, 沒有的上帝對我們下的罰, 世界會否變得很美呢?惡行, 其實大部份也是在相同語言之間發生......很喜歡Brad Pitt與摩洛哥導遊擁抱道別的一幕。

雖然劇本刻劃人物劇情時偶有不盡善之處, 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處理這個野心甚大的電影時整整有條, 佳句甚多;音樂是《斷背山》的Gustavo Santaolalla, 攝影是《斷背山》的Rodrigo Prieto, 再度合力塑造出一個視覺聽覺也充滿感情的世界;最後一句, 全體演員好得無話可說。


後記:
雙CD電影OST差不多收錄了所有音樂及片中出現過不同語言唱出的歌曲, 已陪伴了我數個晚上。

《Babel》總評分
導演:28/30
劇本:18/20
演員:18/20
美術:8/10
技術:9/10
音樂:10/10

總分:91



二度觀後所得:
難以忘懷的巴別塔II

三度觀後所得:
三看巴別塔所得

2007年1月12日

本週最期待電影...



看了, 心情仍很沉重, 待隔了一個睡覺才表達自己對此電影的感覺。

自從電影院走出來後, 滿腦子仍是菊地凜子演出的每一幕...及Earth, Wind & Fire的"September"。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