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
2009年8月19日
《大內密探靈靈狗 On His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古先生+大S, 絶配!
在拍過一部編導演同屬高水準的《金錢帝國》後, 王晶導演最新喜劇回歸80年代爛格港產無厘頭笑片。
《大內密探靈靈狗》之爛, 絶對是很爛, 劇本爛, 製作爛, 且有不少gag位完全不能令人發笑...... 之不過, 令人狂笑的地方也不少, 尤其是古先生古天樂及大S徐熙媛這兩位演員簡直發揮了喜劇鬼斧神工, 讓他們在《保持通話》之後再創另類演技新突破。
故事說說大內密探, 說說東宮西宮, 說說情情愛愛, 說說謀朝篡位.....劇本的亂成一團胡亂推砌絶對比80、90年代的大部份爛格無厘片更爛, 老套到爆, 太爛了太爛了..... 但有部份, 我又真的笑得出喎。
可能未必人人認同, 但我個人一向欣賞古天樂的演技, 打從他飾演一個只能以手語跟人溝通的離島小子, 在那一部沒太多人看過的《甜言蜜語》開始。
記得有一位台灣的電影網友說過, 凡古天樂演的電影, 他必定會看原裝廣東話版, 尤其是喜劇。因古天樂獨特的說話方式, 配合他的表情會爆出很強喜劇感, 若是被配上國語便會失真不少云云。
在《大內密探靈靈狗》演的大內密探靈靈狗, 其實跟他過往的喜劇演出方式沒太大分別, 只是今次更出位, 玩「動L~」霸王洗髮水, 又玩他自己的「想節能輪呔能」, 還要親身上陣扮變型金剛。
比古天樂更出位的是大S徐熙媛。妹妹小S的癲狂眾所皆知, 身為姐姐的大S也實在不遑多讓。演跟靈靈狗指腹為婚的梅希望, 武功高強痴心一片, 發姣發櫈的那一幕真讓人笑爆。
看過她演杉菜, 看過《保持通話》, 看過《愛的發聲練習》, 就知道大S的這個梅希望是「演技」來的, 絶不是簡單的癲癲衰衰。
另一驚喜是樊少皇。身為當今地球上最好打的人No.2(排第一當然是甄子丹!), 演陰聲怪氣的曹公公曹仁超又絶對入型入格...... 那眼神...WOW, 那蘭花手...WAU, 還要是武功高強卧虎藏龍...... 林青霞的東方不敗終遇上勁敵。
也不是位位演員也出位。吳君如重返80年代(比《家有囍事2009》更80年代!)就想當黯然失色, 又扮忍者又扮孖膶腸也無補於事。其他如也算是喜劇能手的梁家仁、苑瓊丹及林子聰也沒甚表現。
另在內地很紅的佟大為, 演的痴心情長靈靈虎也甚無為; 不知出處的兩位美女宋佳及劉洋, 演復仇刺客袁若男及公主總算也叫人眼前一亮。
總的來說, 一向能夠接受古天樂及/或徐熙媛的人, 相信也能降低要求為求狂笑, 去接納《大內密探靈靈狗》的吧。
《大內密探靈靈狗》總評分
導演:15/30
劇本:8/20
演員:15/20
美術:7/10
技術:7/10
音樂:7/10
其他相關電影的觀後感:
- 《金錢帝國 I Corrupt All Cops》: 王晶的片種復歸佳作
- 《家有囍事2009 All's Well End's Well 2009》: 老老實實, 我笑足全場
- 《愛的發聲練習 My So-Called Love》: 嘗心悅目的演員陣容
- 《保持通話 Connected》: 希望陳木勝+徐煕媛等有多項提名...
其他朋友的意見:
Chiang Jinn: 《大内密探灵灵狗》观后感
Ryan: 《大內密探靈靈狗》:以內地市場為本的所謂港式喜劇

2009年8月14日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 零冷場娛樂大家
曾導演過映像上極度豐富的《The Mummy》1 & 2及《Van Helsing》, Stephen Sommers新作《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在視覺效果上沒有半點手軟, 片長118分鐘可謂零冷場, 差不多70至80%的劇情也有強烈官能刺激的CG特技配合, 加上一眾演員要靚有靚, 要型有型, 就算是劇本....umm....演技....er....也是令人看得開懷舒暢之作。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處處有其他名作部份情節的影子。如《007》系列、《Transformers》系列、《The Mummy》系列及《Black Hawk Down》等, 觀看某些情節時亦讓我想起了2009年版《Star Trek》及《Watchmen》等電影。左抄右貼其實也不要緊, 結合在一起不俗便可以。
繼《Star Trek》及《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已是今年夏天第3部由電視劇/電視動畫改編而成的科幻特技大製作, 說實在也有點膩, 幸好《G.I. Joe: The Rise of Cobra》在較弱的劇本之下仍能在情節及視覺效果上大搞花樣。有超科技戰機vs陸空軍戰, 有超科技戰機vs超科技戰機, 有東洋劍俠黑vs白, 有好一對舊情人埋身肉搏, 有納米蟲vs巴黎鐡塔, 有Night Raven vs 納米蟲導彈.....那幕偷窺沙漠地底秘地又是精彩, 那幕超長巴黎街頭極速飛車vs極速飛人簡直是「亂嚟」但又看得極度過癮。
高潮一幕「鐡金剛」「義勇群英」大戰海底堡, 兵分四路大打特打, 讓我想起《Star Wars》六部曲的兵分幾路越分越多, 目不暇給。
劇本雖比《Star Trek》不夠舖排紮實寫情細緻, 但已比《Transformers 2》單調又同一模式的打打打, 高手過招精彩得多。
音響效果及化粧效果也相當出色, 某些場面則宏偉壯麗得也不知道是美術指導或是視覺效果的功勞。雖然未算有革命性及十全十美, 視覺效果上的整體成績也相當傑出, 成功構造了一個"不久的將來"世界出來。
演員陣容不算是什麼大明星, 論演技也沒有什麼好說, 只能以「型」及「靚」來形容。除了兩位新起之秀兼老友Channing Tatum(Duke)及Joseph Gordon-Levitt(Rex)分別飾演感情深厚的對頭人外, 又金又黑亦正亦邪的Sienna Miller(伯爵夫人Ana), 演Scarlett O'Hara的Rachel Nichols我亦覺得很有氣質(原來她有份演出《Star Trek》, 但不記得是演什麼角色), 演Storm Shadow的李秉憲也把奸氣演得活靈活現, Dennis Quaid演大將General Hawk則沒有什麼風範。
其他演員的出現也叫人驚喜(當然不是演技), 當中數位也是很久沒見的老朋友。演Ripcord的Marlon Wayans, 最經典是曾演出《Scary Movie》系列及在笑爆西片《White Chicks》的其中一個White Chick;兩位英國實力派, 演McCullen的Christopher Eccleston老了很多, 演美國總統的Jonathan Pryce則發揮不大, 但在下集相信戲份會大大增加。
還有全程蒙面沒對白的Snake Eyes, 造型酷爆, 內裡原來是曾在《Star Wars: Episode I》演Darth Maul及在《X-MEN》演Toad的Ray Park, 怪不得武功這麼高強。
最後也要讚讚Stephen Sommers, 爆谷電影,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也是成功的。也謝過邀請愛將Brendan Fraser來客串了無聊一角, 跟大家再次在大製作裡見面見面。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我已被災難特技電影縱容慣了, 三枚納米蟲導彈沒有墜落北京、莫斯科及華盛頓, 有點意猶未盡。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2/20
演員:14/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8/10
其他相關電影觀後感:
- 《Star Trek 星空奇遇記》: 深度如黑洞‧奇遇結良緣的第一章
-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變型金剛: 狂派再起》: 致命點是欠了首集的革命性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 118分鐘官能刺激
CheunMing: G.I. Joe: Rise of Cobra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
希: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好看的商業爆谷電影
電影男: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
睇戲人: Donald Kwan at 01:30
TAG: 李秉憲, Brendan Fraser, Channing Tatum, Christopher Eccleston, Dennis Quaid, Jonathan Pryce, Joseph Gordon-Levitt, Rachel Nichols, Ray Park, Sienna Miller, Stephen Sommers, Summer Event Movie 2009
2009年8月10日
《東京奏鳴曲 Tokyo Sonata》: 從一個家庭看日本的絆腳石
黑澤清導演的《東京奏鳴曲》, 一個幾乎只會在日本發生的故事...... 可能自己對日本文化的了解也相當不淺, 觀看後有很大很大的感想。
故事由一位中年白領佐佐木龍平(香川照之)在公司架構變動及沒有一技之長之下, 選擇了被迫自動辭退說起, 佐佐本返到家中又因社會文化及尊嚴等原因不敢對妻子-惠(小泉今日子)及家人提及自己已失業一事, 每天如常出門扮上班, 遇上的中學同學原來跟他的遭遇極度相近;小兒子-健二(井之脇海)在學校無辜被罰, 向老師報復, 令老師在教室裡失去尊嚴; 大兒子-貴(小柳友)覺得生活無味, 為了"保護日本"參加美軍; 小兒子想學習彈鋼琴, 不理父親反對把零用錢當學費偷偷地跟金子老師(井川瑤)學習; 父親佐佐木為了保持在家的尊嚴, 說過反對便是反對, 令跟兩兒子的關係緊張; 母親在知情的情況下要扮蒙在鼓裡, 面對著丈夫、大兒子及小兒子的各種問題, 很想有人拉她一把.....
電影故事帶出了不少日本社會深層問題, 我嘗試整理一下列出數點, 有些是日本獨有, 一些是世界共通。
談及以下這些議題時, 除電影內容外也加入自己當年在日本留學數年間、及在香港的日資分公司工作的所感所想。
1) 面對威脅的應變能力
日本, 一方面領導著創新潮流, 另一方社會上思想保守得要緊, 對某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低, 習慣了的、計劃定下來的不多願作出改變, 亦缺乏突變來臨的應變能力。就如《東京奏鳴曲》中, 日本企業面對中國在財力、技術力、知識力的堀起(威脅), 僱主及僱員同樣要接受現實, 但改變卻不是一下子能夠成功接受, 尤其是對曾經享受過泡沫經濟成果的中年群族如佐佐木, 沒有未雨綢繆好好培養出技能, 一下子不能承受終生僱用制崩潰帶來的惡果。
曾眼見一些中年日本男子, 為了保著自己終生能在同一機構工作, 在中年時學習更多技能是一個MUST。如一些本來技術員工, 需要化身營業代表去找生意, 或是學習外語(英語及中國語是現今最熱門), 使自己能擔上開發海外市場的職責。
2) 終生僱用制引發的問題
二次大戰後, 日本社會出現獨有特色的終生僱用制, 大學生畢業後考入某機構, 一直做到退休。不過, 因為90年代初期經濟泡沬爆破後, 這制度便開始出現崩潰跡象。一些大機構就算不向現職人員裁員開刀, 也大量減少新增職位, 形成公司出現新血接班人斷層; 而剛畢業的年青人也沒有太多機會找到大機構的工作, 慢慢形成了年青人不想認真去找一份長遠有前景工作的社會現象, 見一日過一日。新舊交替, 同一社會同一文化, 思想走向兩極端。
踏入中年才被裁員的管理層盛年人比年青人其實更慘。因終生僱用制, 就是不適合現職崗位可以申請(或被申請)調部門。由一開始沒有想過自己是需要好好裝備, 離開了工作廿年的公司, 同樣待遇的職位幾近在市場上真空, 老一代的日本社會根本不能容納中途起家的管理層, 加上沒有一技之長唯有被迫轉型。但同時間, 社會上及家庭裡的目光又是不好受, 也不是位位妻子、家人及朋友能接納其新的職業(請看《禮儀師の奏嗚曲》)。
這種情況可能在世界各地也會發生, 但肯定在日本會尤其嚴重。
3)父權主導社會
日本人的大男人主義是有名的。一眾家人已埋位等開飯, 香川照之飾演父親慢條斯理坐下還要喝兩杯啤酒, 說聲如指令般的「いただきます。」後, 大家才能起筷。等齊人埋位才開飯是禮貌, 但同樣情況若在香港發生, 很有可能父親只會給母親大罵:「辛辛苦苦弄好一頓飯還要全家人等你一個, 要不要餵你吃呀?」
還有父親入座後先叫妻子拿啤酒給他, 但後來他又說自己拿可以了。因妻子服待丈夫喝酒在日本是"天經地義", 若丈夫改口說自己去拿, 我意會到的是丈夫不自覺地已自我減低了在家中的地位。
4)自欺欺人的心靈安慰
利用電話自動呼叫裝置來假扮客人及上司的來電...... 又是日本人的普遍特性, 逃避現實, 利用假象騙人騙己。這個方法, 百害無一利, 只會令自己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
5)一家之煮的寂寞
建立及維繫一個家庭, 母親往往比父親付出更多, 尤其是對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小泉今日子飾演的母親, 在要維持丈夫在家中的地位扮作不知丈夫已失業, 大兒子長大成人出走國外參加軍隊上戰場生死尤關, 又小兒子想學習鋼琴, 作為母親也表支持但丈夫極力反對, 口角繼而動暴讓小兒子受傷昏迷送院。一位入屋行劫絶望小賊、一次撞正穿上清潔工人裝束又恐慌逃跑的丈夫...... 一個家庭面臨崩坍, 無處是我家的孤獨感一觸即發......
同樣佐佐木同學一家的妻子, 一話不說卻心裡更難受, 不能發洩久積於心終釀成悲劇。
6)對成人社會不公平的挑戰
井之脇海飾演的小兒子健二, 在教室裡無辜被罰, 不憤下在一眾師生們面前說出了一些老師的不光采事蹟, 令老師在教室的地位受損。事後雖覺自己說過了火很不對, 但也想取回一個公道。
健二偷偷學琴, 事件曝光後遭父親沒有相討餘地的反對, 健二反擊發脾氣把拾回來的電子琴在父親面前摔破, 父親氣憤難下誤把兒子從樓梯上推倒下來。
不公義事件常在發生, 反擊也可大可小。老師在事後明白小孩子對他的傷害有限度, 父親反而沉不住氣不能接受地位受挑戰。一個大大的對比。
7)日本年青人的崇美主義
日本年青人崇洋也是很有名的。而一般來說, 年青人口中的「外國」, 基本上很大機會心裡就只是指說著「美國」。所以, 說實在一點其實他們是「崇美」。
小柳友飾演的大兒子貴, 對人生前景沒有太大期望, 唯一是想參加美國軍隊, 因為沒有美國便沒有日本, 日本需要美國來保護。
《東京奏嗚曲》, 簡單從一個家庭說出了數個日本的深層問題, 是絆著日本不能走得更前而面臨嚴重倒退的因素。當然, 人口老化、年金制度崩潰、國家競爭力被他國追過, 政治領導能力低又辭職又新官上場換畫成行成市等問題, 也是令一般日本人對國家及自己前景信心漸失的原因。
要解決問題, 也不是沒有方法。在電影的尾聲, 母親拿著兒子寄回來的一封家書, 內容提名到貴在戰場上得到一些領悟, 明白到「美國」不會100%全對, 要對世界作更大的了解。
黑澤清的說故事手法獨持。故事一直下去風格本很統一, 到突然跳回「3小時前」, 役所廣司飾演的小偷出現後便風格大異, 故事看似突然偏離主題。其實也只是為在一遍亂局的那一頓早飯, 及結局那幕鋼琴表演作舖排, 製造強烈對比, 說說絶望中也是希望。劇本在深層意義上寫得很好,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電影及最佳劇本不是白拿的。
演出方面, 香川照之及小泉今日子也演很好, 把平凡小人物在生活中的無奈及寂寞無助表露無遺。而兩位兒子, 剪了陸軍裝的小柳友有型, 而井之脇海亦演出到倔強中帶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東京奏鳴曲 Tokyo Sonata》自去年10月亞洲電影節, 今年春季在BC及IFC多場特別選映, 至8月份夏日電影節的再度選映, 合共已三度以不同形式在香港放映過。還是錯過了的話, 港版影碟亦已剛剛發行了。想了解現今日本人的絆腳石, 這是一個好好的入門。
《トウキョウソナタ/Tokyo Sonata》總評分
導演:27/30
劇本:18/20
演員:18/20
美術:9/10
技術:8/10
音樂:8/10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東京奏鳴曲
BLOck of Geroge: 《トウキョウソナタ》('08) ('◇')ゞ ☆☆
Wordy: 東京奏鳴曲
聞天祥: 東京奏鳴曲 神乎其技的電影樂章
梁良: 觀<東京奏鳴曲>:日本社會危機教人不寒而慄

2009年8月4日
《竊聽風雲 Overheard》: 禍從耳入無禮勿聽
麥兆輝/莊文強這對拍檔, 年初的《大搜查之女》有鄭秀文及陳奕迅撐著只能力保不過不失, 最嚴重問題是劇本明顯失控。而新作《竊聽風雲》雖有故事層面上有數處欠細膩舖排及說服力, 整體來說還是相對地有板有眼多了。
看電影前, 以為故事會是主角竊聽到什麼機密而引發起社會震動, 其實電影更想說的是人性的良知與醜陋。
《竊聽風雲》的故事懸疑性強, 節奏控制得緊張有力。說「竊聽三人組」劉青雲、吳彥祖及古天樂潛入某有可疑的大公司辦公室四處安裝偷聽偷錄裝置, 而偷聽總部就設在大廈的對面, 其間他們偷聽到公司的其中一個老闆說翌日該公司的股價會暴脹, 古天樂跟吳彥祖偷偷刪去那段相關的對話, 兩人借孖展也來炒一鑊打算賺大錢, 三人組的領隊劉青雲想阻止又止, 進退兩難.....
主線故事以外, 亦有花篇幅去說劉青雲跟張靜初及方中信的感情纏繞, 及古天樂賺著每月2萬多, 背負著一家6口重擔的一些分支線。
我說節奏控制得緊張有力, 又說故事層面上有數處欠細膩舖排及說服力, 是因為關於王敏德及數名公司股東的操控、洗黑錢以至復仇等描寫敍述得有點無力, 只是輕輕略過不夠深入, 以至看至結局時雖替主角們的遭遇感到點點傷悲, 卻又不太感受不到故事應帶出的控訴感。
演員方面, 因有副線的支撐, 劉青雲及古天樂表現較為突出。
劉青雲擅長演一些沒太大花巧的正義人性角色, 在《竊聽風雲》的角色便是開正他的戲飯, 沒有失準一貫的演出自如, 比在《再生號》裡的讓人看得舒服。
而古天樂又是一個新嘗試, 揹著重負的丈夫兼爸爸, 對家庭的義無反顧, 對失去最愛的痛楚, 演得相當出色, 是《竊聽風雲》一眾好戲之人裡最突出的一位演員。
吳彥祖帶出的感覺也不錯, 只是角色發揮不算太大, 拍著劉青雲及古天樂, 自然被比下去。
戲份不多, 同樣感覺良好的還有方中信。跟妻子分離的落寞, 跟好友的一席心底話。
至於在《天水圍的夜與霧》有破格演的張靜初, 廣東話配音讓她的演出亳不吸引..... 其實也可能是劇本根本把這個角色寫得毫不吸引罷了。
其他角色如李子雄、王敏德、方平、林嘉華等, 因也是寫得較平較薄, 只屬一般。
劇本不算完美, 卻也又很喜歡那個天台, 很喜歡在天台的數幕光景。可以是大興問罪, 可以是情愛纏擾, 可以是好兄弟相玩的地方。是一個吸煙的地方, 也是一個真情表白的地方。
這倒跟我工作環境的情況相似: 有什麼是非, 有什麼苦惱, 有什麼八卦, 有什麼不快, 「出去食支煙先講...」。
《竊聽風雲》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3/20
演員:15/20
美術:8/10
技術:8/10
音樂:8/10
其他朋友的意見:
20世紀少年: 竊聽風雲 - 麥兆輝+莊文輝導演作品/2009
創作人: 《Overhear 竊聽風雲》
BLOck of George: 《竊聽風雲》('09) ('◇')ゞ☆☆☆☆ 09年第一港片!
4res: 《竊聽風雲》:幾無冷場、計算精準的無間式Thriller
Ryan: 《竊聽風雲》:編導演回歸水準之作
CC徐: 《竊聽風雲》 - 「願魔鬼發現你死去時你已踏進天堂半小時」之無間版
Maximus: 竊聽風雲 Overhead
筆求仁: 《竊聽風雲》- 直揭香港的深層次矛盾
Pierre Chiu: 《竊聽風雲》- 不貪婪的導演控訴貪婪
domotoiceko: 一子錯…《竊聽風雲》

2009年8月3日
《Up 沖天救兵》: Cross my heart, 這部是越想越有味道的佳作
在進場觀看前, 聽友人給PIXAR最新作品《Up 沖天救兵》的評價是, 由開首已很感動, 一直也看得很感動, 直至最後一刻也很感動。
當時心裡立即回想PIXAR過往所有作品, 不乏看得人心裡發熱的感動之作, 但由開始已讓觀眾感動云云, 在那一刻我不能想像。
在電影的首幕, 30年代的電影院裡放映著大冒險家Charles Muntz的newsreel, 小男孩Carl坐在觀眾席上, 看著自己偶像而高興得手舞足蹈。走出電影院, 在一間破舊的大屋裡遇上同是熱衷大冒險的小女孩Ellie。Ellie給Carl看她的「My Adventure Book」, 開首兩三頁是說她的夢想, 夢想自己能把家建在Paradise Falls之上, 而Carl在半推半就之下cross his heart, 答應了會跟Ellie一起到南美洲的神秘Paradise Falls......
接著的時間, 電影用了約10分鐘的時間, 以沒有對白的蒙太奇手法, 讓我們看著Carl及Ellie一起走進教堂, 一起建了七彩的dream house, 一起為兒時夢想而儲錢計劃。
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會遇上意外, 屋會給倒下的大樹撞爛, 儲蓄又儲蓄起來的錢永遠有花盡的機會; 二人倒是樂天, 日子也是這樣過.......
望著晴空白雲, Ellie心裡升起生孩子的念頭, 可惜醫生的話卻令他們極度失望.......
直至二人頭髮已白, Carl拿起Ellie那本「My Adventure Book」, 空白的頁數依然是空白。Carl為了賞愛妻心願, 買了往南美洲的機票打算給Ellie的一個驚喜, 可惜Ellie的身體情況突發轉差, 一天一天的差下去.....
以上的一段是《Up》的精髓所在。
我們平日可能會覺得某些老人家頑固硬頸, 食古不化, 行為思想莫明其妙; 但看過《Up》的朋友, 絶對不會問變了要依靠拐杖走路的白髮Carl叔為何要死守老舊房子, 為何要為一個破郵箱而打人, 為何要把屋子升空飛往南美洲, 為何要變成如Walter Matthew經典形象般的grumpy old man...... Carl跟Ellie的情感把我們好好打動了, 讓我們明白頑固總有他的理由。
他倆的人生, 可能也是我們人生的反映。童年或少年的夢想, 不少時候也是隨著人年紀越大越漂越遠。可能是生活迫人, 可能是各種各種原因.....
又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Carl在公園裡賣空球, 二人生活不算富裕, 夢想也沒有達成......但你會否希望在滿頭白髮之時, 能夠跟另一半像Carl陪著Ellie走一生一世也不分嗎? 看著Carl在Ellie的安息禮上落寞地拿著數個氣球, 看得我熱淚盈眶。
Ellie這個角色在往後80分鐘沒有再於故事裡現身, 我還是深深地感受到Ellie是伴著Carl一起走著, 一起去升空, 一起去完成夢想。Ellie的精神貫徹了全片。
Ellie在銀幕消失後, 正題才正式開始。
Carl為了逃避老家被毁, 逃避被法庭送進安老之家, 吹脹了20,622個氣球(BTW, IMDB資料說若要讓一間如Carl老家的1600平方呎、重約120,000磅的房子升空, 大概需要12,658,392個氣球才能成事), 讓自己跟老家一起飛到南美洲。一名熱心希望幫助老Carl, 希望從此而獲得「幫助老人」襟章的冒險隊小隊員Russell又誤打誤撞一起升天, 還加上金看尋回犬Dug, 罕見高鳥Kelvin及Alpha, Beta, Gamma等等等, 劇本笑料連環緊張不斷, 沒有半點手軟.......
劇本要帶出的主題應該是放於"LET GO"這點之上。
Carl為完亡妻童年心願, 堅持要把屋子帶到Paradise Falls之旁; Russell為要獲得「幫助老人」襟章, 堅持要替Carl完成心願。一老一少的信念非常強, 只是到了一些情況發生, Russell一怒之下丟棄如寶的襟章帶去做他認為要做的事; Carl也在某個情況之下明白到Ellie的真正夢想已達到, 那間伴著他跟Ellie走過大半人生的老家也是just a house。
要「UP」之前, 就要「GIVE UP」。管它是陣舊的傢具還是一雙不合襯但暖意濃濃的單人梳化, 不放棄一些舊的東西, 便升不到更高去處理當下的問題。
不懂得"LET GO"的是Charles Muntz。懷著不忿及復仇之心, 令他走上了Disney/Pixar電影中較少見壞人的最終之路。
有些事情到了某個時候, 平衡事情重要性後要選擇「放棄」, 如Dug對主人的忠心; 但又一些是必須「堅持」, 如Kelvin一定要帶食物回巢給子女。很多時候, 懂不懂何時放棄, 何時堅持, 便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要點。
《Up》導演是Pete Docter, 曾執導《Monsters, Inc.》, 也是《WALL-E》的故事原創者之一。以上三部也是個人認為Pixar電影中寫情寫得最深入, 最令人有餘韻的作品。
畫功方面不容質疑, 有深淺層次感的白雲最美, 其餘的部份其實也不是很3D, 但3D版本也令人看得心花怒放。
而《The Incredibles》、《Ratatouille》及《Star Trek》的名音樂大將Michael Giacchino, 今次的主題音樂跟《Ratatouille》也是以溫情感人為先。那段開首人生蒙太奇的配樂, 太美妙。
去年《WALL-E》說了一個兩小無猜的感人愛情故事, 《Up》說出的故事在層面不同, 卻更貼近現實, 對人生經驗較豐富的觀眾, 也許也帶有反思的效果。
Cross my heart, 我永遠不會忘記Carl & Ellie這一對擁有美麗幸福人生的冒險小俠侶, 還有他倆的「My Adventure Book」的每一版及每一頁。
《Up》總評分
導演:27/30
劇本:18/20
演員:17/20
美術:10/10
技術:10/10
音樂:10/10

PIXAR其他作品觀後感:
- 《WALL-E 太空奇兵威E》: 天地動容的警世漫遊
- 《Ratatouille 五星級大鼠》: 慢火煮成美味濃湯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沖天救兵 Up (英語立體版)
BLOck of George: 《UP》('◇')ゞ☆☆☆☆ 要升高?先放下!
Dieman: Up(沖天救兵)
希: 《沖天救兵》–繼續創造動畫界奇蹟 (上)
希: 《沖天救兵》–電影看道理 (二)
鯨魚: 「UP」

睇戲人: Donald Kwan at 01:30
TAG: Animation, Disney, Michael Giacchino, Pete Docter, Pixar, Summer Event Movie 2009
2009年7月27日
Hottie of the day: Innocent Eyes....Ryan Reynolds
擁有如Montgomery Clift一雙純真眼睛的Ryan Reynolds, 看過《The Proposal 求婚的惡魔》後180度改觀。在漂亮外表之下, 喜劇感還是滿載......
Ryan Reynolds演出作品觀後感:
- 《The Proposal 求婚的惡魔》: (笑爆兼浪漫)愛情故事總是突然發生...
- 《X-Men Origins: Wolverine 變種特攻: 狼人外傳》: 刺激官能交足功課
2009年7月26日
《The Proposal 求婚的惡魔》: (笑爆兼浪漫)愛情故事總是突然發生...
Sandra Bullock一洗毒藥之名, 今年暑假夥拍Mr. Johansson - Ryan Reynolds的愛情喜劇《The Proposal 求婚的惡魔》在美國6月上映以來爆出小冷有過億票房, 香港則要等到9月10日才上映。
看Rotten Tomatoes的評價, 影評人對《The Proposal》的反應麻麻, 觀眾用家卻是以大比數讚多於彈。電影是商業愛情片, 成功對準target customers, 賺了掌聲與票房。
以電影論, 《The Proposal》沒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 能贏得觀眾歡心, 我想是兩個不應戀愛的孤男寡女弄假成真的過程, 有笑有狂笑之外, 辦工室政治及家庭溫暖亦佔了故事一定比重。有數個情節看得我熱血衝心, 差點掉下感動之淚。
電影公司把《The Proposal》譯作《求婚的惡魔》, 相信是因為Sandra Bullock飾演的角色Margaret Tate在出版社是神憎鬼厭的女波士, 她走過辦工室之時總有人通風報信女巫要出巡。這一段像極《The Devil Wears Prada》。
Ryan Reynolds演女魔頭的助手Andrew Paxton, 為老細買咖排打點一切被呼來喚去, 甘心作虜作婢其實也夢想有一天可以獨當一面創一番事業。某天加拿大藉的Margaret因簽証問題要被遺返原國, 不能再在出版社工作, Margeret靈機一觸, 威迫利誘老屈Andrew要跟她結婚以得到居留權, Andrew為了自己事業也無奈就範造假結婚, 又因誤打誤撞下兩人要一同返回Andrew在阿拉斯卡Sitka的老家為90歲祖母慶生日, 兩人亦順道做戲做全套......
故事大部份情節發生在山優水澄的Sitka(麻省取景扮假), 民風純樸熱情, 尤其是Andrew的祖母媽媽舊女友等半百親友相聚一刻, 很多處景笑料非常熱鬧。
人潔地靈, 孤男寡女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用多猜...... 雖是緊密關係的上司下屬共事三年, 其實雙方的內心、經歷, 理想等等, 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才得以細緻的交流。就是內心隱隱愛意萌芽, 也還要渡過不少難關。
Sandra Bullock狀態回勇。現年已40有5, 演惡魔波士有氣有勢, 穿著高跟鞋拿著名牌旅行喼走到樸素生活世界又能演出突出喜劇感......還要(幾乎)正面全裸上陣增添狂笑元素。演最拿手的愛情喜劇最能力保不失, Sandra Bullock又再次返生!
而演出首部擔正又叫座之作的Ryan Reynolds(Hottie of the day), 原來喜劇感也爆棚。單靠純情眼神的眼仔碌碌也能多次引人發笑, 感情戲部份也完全流露出有理想有孝心的好仔情哥王子feel。《The Proposal》的成功好看, 很大元素跟Ryan Reynolds內外兼備的表現是切不開的。他跟嬌妻Scarlett Johansson真是天造的一對。郎才女貌, 襯絶!
據說在《X-Men Origins: Wolverine》中只出現數幕的Deadpool, 將會重返2011年角色擔正之作《Deadpool》。演Deadpool的當然是"Entertainment Weekly"的Top of "The Must List 2009"的Ryan Reynolds再斬三兩。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Mary Steenburgen演好玩的媽媽也好, 論搶鏡則完全給Betty White的Grandma Annie蓋了風頭, 還穿起印第安土著服飾跳"品神舞", 笑爆。
雖然只是短短三場戲, 又是Sitka之寶脫衣舞男, 又是雜貨店職員, 又是婚禮主持人, 拉丁裔的Oscar Nuñez飾演"ere-a-eme-o-ene"也是極度爆笑。
飾演Andrew高中時代前女友的Gertrude的Malin Akerman, 即是《Watchmen》中的Jupiter二世。淡粧演出下, 引領著好男好女走向美滿, 角色討好演出亦自然。一連演出兩部賣座片, Malin Akerman可能也是另一顆明日之星。
要數缺點, 《The Proposal》當然不少, 主要集中在戲情犯駁之處。But who cares.......
溫馨提示一則: 字幕滾動時還有笑爆片段。
《The Proposal》總評分
導演:23/30
劇本:15/20
演員:16/20
美術:8/10
技術:8/10
音樂:8/10
延伸閱讀:
- Hottie of the day: Innocent Eyes... Ryan Reynolds
其他朋友的意見:
BEN: 求婚的惡魔 The Proposal - 可能係九月檔又一過千萬喜劇

睇戲人: Donald Kwan at 17:05
TAG: Betty White, Malin Akerman, Mary Steenburgen, Oscar Nuñez, Ryan Reynolds, Sandra Bul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