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Paddy Consid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Paddy Consid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8月23日

《叛諜最後通牒》 Part II : 有血有肉配役陣

《The Bourne Ultimatum》(觀後感: Part I : 強勢迫力一場戲)是以連環緊湊感滿載貼合而成的動作片佳作, 這類電影給演員的發揮通常不大, 不過例外如Daniel Craig便演活了新鐡金剛。

Matt Damon的演技功力真的平均來說也不算十分好。憑《Good Will Hunting 驕陽似我》(1997)一鳴驚人後, 《The Talented Mr. Ripley 心計》(1999)中的Tom Ripley是電影史上其中一個心理最複雜的角色, 難度太高演得不好罪不在他, 但其餘的大部份作品也是無甚發揮, 在《無間道風雲》中的簡直是惡劣。

失憶特務, 木口木面經常處於沉思狀況, 再加上強勁敏捷的身手(其實大部份是經剪接後的效果), Jason Bourne已成為Matt Damon自《Good Will Hunting》以來最有神采的角色。

除充滿神采的主角及各突出表現的製作單位外, 《The Bourne Ultimatum》的成功, 靠的還有出色的助演陣容。首兩集有強勁的配角卡士如Chris Cooper, Brian Cox, Clive Owen, Karl Urban(曾演LOTR的Eomer)等, 不過其角色全部已命喪黃泉。今次又有新的一大群出色演員加入。

以下的演員未必能稱得上是演得十分出眾, 但因劇本把各One Dimension的角色也得有血有肉, 就是戲份只有兩三場的, 也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是Julia StilesJoan Allen

Julia Stiles ... Nicky Parsons
Julia Stiles的角色, 是除Jason Bourne外唯一三集也出現過的角色。首集行行企企毫無發揮;二集主要也是行行企企, 不過多了一場被Jason Bourne脅迫的戲份, 可以發揮一下內心恐懼的演技;到了第三集, 由旁觀者一躍成為Jason Bourne出生入死的拍檔, 而且對白中感情線開始隱約浮現, 可以想像在第四/第五中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Joan Allen ... Pamela Landy
Pamela Landy是另一位不是今集首次登場的角色。Jason Bourne的捕手演變為幫手, Joan Allen在第二集的演出己突出, 至今集角色更立體, Joan Allen每一個眼神姿態也演得很好。OSCAR提名, 可能會因片種關係而被忽略, 但個人的DK AWARD 2007已預了她的一份。

Paddy Considine ... Simon Ross
飾演爆料記者的Paddy Considine, 之前只看過他演《In America》的廿四孝父親感人演出。這電影中他基本中只有三幕戲, 最突出是跟Jason Bourne在Waterloo車站大堂那場緊張會面閃避追蹤場面。角色的結局有點無奈。

Edgar Ramirez ... Paz
Paz這個角色原本是由Gael García Bernal飾演的。拉丁裔的殺手, 識英雄重英雄, 你救我一命, 我放你一條生路。這個殺手不太冷。

Scott Glenn ... CIA Director Ezra Kramer
這角色只有兩三場戲, 其實無甚發揮, 但已是Scott Glenn自《The Silence of the Lambs》Jodie Foster的上司一角以來, 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David Strathairn ... CIA Deputy Director Noah Vosen
今集的"大反派"是由《Good Night, and Good Luck》的David Strathairn擔當。一眼神一句話也是戲味, 老戲骨風采盡現。跟前兩集的大反派不同的是, 他不用死。


Albert Finney ... Dr. Albert Hirsch
真正幕後主腦久久未現身, 到結末時Dr. Albert Hirsch才真正向觀眾打過照面, Albert Finney!!! 只是演員的壓場感已迫力四射。



在一部以動作主導的電影, 有這麼強的配角陣容, 不可多得。

2007年8月21日

《叛諜最後通牒》 Part I : 強勢迫力一場戲

《叛諜追擊3:最後通牒 The Bourne Ultimatum》, 已是Jason Bourne這個特務動作電影系列的第三集。

跟一般香港人及其他美國以外觀眾一樣, 自己對Jason Bourne系列也不是十分熱衷。首作《叛諜追擊 The Bourne Identity》(2002)及其續篇《叛諜追擊2: 機密圈套 The Bourne Supremacy》(2004)也是從VCD看到的。只是眼見電影好評如潮, 趕緊重溫了前兩作, 不放過在電影院看過的機會。

WOW......簡單的一句形容, 強勢迫力"一場戲"

不是一齣, 不是一幕, 是"一場戲"

整整111分鐘沒有喘氣位的一場追逐高潮戲


故事接著第二集的結末, Jason Bourne(Matt Damon)在莫斯科被萬警追逐, 而整套電影的劇情也是緊接著首兩集的發展。

因除了Jason Bourne外, 跟第二集相連的主要角色就只有Nicky Parsons(Julia Stiles)及Pamela Landy(Joan Allen), 再加上單一故事線(Bourne要尋回身份, CIA又追殺他...), 相信對某些首次接觸Jason Bourne的觀眾來說應不難去抓緊劇情的發展。(更多關於對各演員的感覺, 可參看「Part II : 有血有肉配役陣」)


能把111分鐘無間斷的變成"一場戲"的功臣, 當然是導演Paul Greenglass。他除了拍過系列第二集的《The Bourne Supremacy》《Bloody Sunday》外, 把恐慌的"天"與混亂的"地"連成一體、看後令人沉重難過非常的911空難片United 93 聯合93》, 也是他的功力示範超級佳作。

導演及工作人員怎樣而令電影的緊張刺激感逹到爆燈, 以下的五大陣容是功不可抹。


1.鳥瞰的鏡頭運用
雖是關於攝影機, 但這裡的功勞歸功於導演而非攝影師。地面上各萬軍齊出的追逐的固然精彩, 而差不多在每一個場面都有由直昇機拍攝的鳥瞰全景, 超級增強了"戰地"實感。

2.快攻的剪接
這片剪接師的技巧是超級出色, 但導演的功勞又是不可抹煞。無論定鏡、晃鏡、搖鏡、遠鏡, 每一個鏡頭也不會超過5秒(若能找出一、兩個請不要怪我), 無論是動作打鬥、還是飛車追逐, 那份迫力有一半是靠剪接營造出來(若是前座的觀眾看罷也許會感到頭暈)。

3.統御的攝影
為全系列拍攝的Oliver Wood, 把電影從一而終地"壓迫", 還要是令人心脈高漲的"壓迫"。有點天也從上空壓下來的感覺。


4.迫壓的音樂
創作了United 93及系列配樂的John Powell, 其雷厲風行的鼓聲及音符, 跟全片的壓迫感一樣, 幾乎沒有一秒是停下過的。

5.震撼的音響(混音)及音響效果剪接
想說的是, 本來以為《變型金剛》會以大頭馬毫無對手的情況下勝出來年Oscar的Best Sound及Best Sound Effects Editing兩獎。現在, 強勁對手出現了.......


其實"身份""霸權""最後通牒", 每集也有紮實的劇本每集也有簡單但峰迴路轉的故線線, 每集也有緊張刺激的動作連場, 每集也有精彩令人喘不過氣的飛車場面, 每場也有演得有血有肉非常出色的配角陣容。

包含了各種賣座片元素, 全系列也能在美國大賣, 卻奇怪地得不到英語圈以外觀眾的支持。可能跟身為動作片的失憶大英雄, 但Matt Damon始終給人的感覺是......有點傻氣土氣。

但老實的一句, 在其他電影中的演技力不算很高的Matt Damon, 在Bourne系列裡卻是開正了戲路, 不用多說話, 不用多談情, 要表達自己便用拳用腳吧。

拳拳到肉, 有血有淚, 不濫殺無辜, 不亂動情, 目標單一。演繹一張沒有過去的白紙, 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令《The Bourne Ultimatum》整體水準如此地高, 必定不可漏一群劇份或多或寡的配角陣容。除了上述所提及的Julia StilesJoan Allen外, 還有David Strathairn, Edgar Ramirez, Paddy Considine, Scott GlennAlbert Finney。所有角色也是有血有肉非常立體, 詳細請見「Part II : 有血有肉配役陣」



《The Bourne Ultimatum》總評分
導演:28/30
劇本:15/20
演員:17/20
美術:8/10
技術:10/10
音樂:10/10




總分:88


延伸閱讀:
Ben Ben光影雜誌: 會唔會係今年最好睇ge sequel? - 《叛諜追擊3:最後通牒》Bourne Ultimatum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
Powered By Blogger